青海中藏医药传承创新:服务网络基本建立、传统文化持续挖掘

来源: 红山网
2024-06-10 00:58:24

  中新网西宁12月27日电(记者 张添福)记者27日从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获悉,青海省全面推进中藏医药传 承创新,中藏医药服务网络基本建立、人才队伍持续夯实、传统文化繁荣发展。

  目前,青海省共有公立中藏医医院42所,占全省公立医院37%;全省53所综合医院和20所妇幼保健机构开展中藏医药服务;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中藏医馆439个,建设覆盖率100%。

  在中藏医药综合改革方面,青海省将150种藏医医疗机构常用中药饮片纳入医保支付范围,492种藏(蒙)药制剂纳入全省医保支付范围,202种中药制剂纳入医保目录。

  今年,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中医特色重点医院等项目稳步推进,其中省藏医院项目已竣工投入使用。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项目落地青海省,已下达资金2.5亿元。建设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0个、优势专科8个、省级中藏医重点专科42个。建设全省中医肺病科、妇科、肛肠科、中医护理和藏医药浴科、外治科等专科联盟6个,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在中藏医药人才队伍方面,青海省建设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2个,省级流派工作室12个,培养国家级、省级老中藏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126人。建设国家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2个,培养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骨干等项目人才89名。

  青海省组织专家制定的93种《藏医医疗技术》已印刷出版,与西藏藏医药管理局联合召开《藏医疾病分类与代码》全国专家论证会并通过论证验收,青海省已印发执行。完成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青海省普查)总结工作,经过普查,青海省中药资源物种达1636种,主编著作《青海省中医药传统知识荟萃》等11部,发表论文28篇,收集“木布吉君散”等经验方165个。

  此外,青海省藏医放血疗法等6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余项中藏医类项目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出版全国第一部对《四部医典》曼唐注解的汉译版著作《四部医典曼唐图解》,搜集挖掘藏医药古籍文献10部,整理出版《藏医药大典》续编等专著26部。(完)

  “确实,以前是发车时满车厢唠嗑,到站时都累得一言不发。”列车员王依真接过话茬:“现在乘客们眯一觉就到终点,好多人都说这哪像跨省区,简直比出城还方便。”

  在桐城经开区创美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记者见到了公司负责人,1986年出生的汪觉非。2012年,他在东莞创办了东莞市美邦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从事母乳袋生产。2017年,随着母乳袋市场不断扩大,他回到老家创办了桐城创美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开始大干一场。“这里投资环境不错,当地包装产业发达,人才和产业配套齐全,生产成本还低。”目前,桐城创美已成长为“小白熊”“十月结晶”等一线母婴用品品牌的合作伙伴。

  征收能源暴利税是为了实现相对公平,但其负面效应不可避免。一方面,能源公司利润被压缩,会将损失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另一方面,暴利税很可能降低能源供给,进一步推高能源价格。此外,能源市场具有周期性。前几年市场低迷时,这些油气公司的利润并不高,如果企业承受了经济不景气的代价,但价格上涨时利润又被攫取,将会打击其投资意愿,延缓向绿色能源转型的进程。

  北京商报记者以各保险公司2022年“投资收益率”为统一指标统计发现,2022年披露偿付能力报告的保险公司中,仅国任财险投资收益率突破7%。另有国元农险和东吴人寿两家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超过了6%,其余保险公司投资收益普遍位于2%-5%区间,这与以往保险公司动辄7%的投资收益率表现出了一定差距。

  2022年,昆明市政协始终心系“市之要事”,深入协商议政,开展重点协商25项,有的转化为工作方案,有的转化为政策文件和具体实施项目。组织动员全市3000多名政协委员,主动参与到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双助推”行动中。在全市确定41个示范点,开展“5+N项助推”活动200多次,提出意见建言1000多条;委员参加“10+N件实事”活动700多次,投入资金2800余万元,建言献策3000多条,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冬日暖阳好,草莓采摘忙。3日,走进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南陈镇庞庄村草莓大棚内,绿意盎然,草莓清香扑鼻而来。一垄垄草莓植株排列整齐、生机勃发,一颗颗草莓色泽红亮、果肉饱满,前来采摘草莓的游客品尝着香甜的草莓,享受着新春悠闲时光。

张金善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