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消失后,“高考屏蔽生”成了舆论焦点

来源: 好奇心日报
2024-06-24 13:26:07

界面新闻记者 | 查沁君

界面新闻编辑 | 宋佳楠

  今年首个高考成绩被屏蔽的人出现了

  未来网报道,6月23日云南红河州一中一名女生在查询高考成绩时,发现自己的成绩被屏蔽,考生成绩报告页面并未显示具体的分数以及总分。但在页面下方有一排小字,上面写着,“你的位次已经进入全省前50名,具体情况请于27日查询”。

  这一消息冲上社交媒体热搜榜,截至发稿,该话题阅读量逾3亿,讨论量5.7万。有网友在评论中表示:“像小说和短剧里的情节”,也有网友称第一次知道高考成绩也会被屏蔽。

  “高考屏蔽生”的出现,是为了防止炒作“高考状元”遏制“抢生源大战”

  过去,高考状元往往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其背后的学校和家庭也会因此受到极大的关注,高分考生和高考状元会成为各大高校抢生源的重点对象。然而,这种过度关注往往会给考生带来不必要的压力也容易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引发社会的焦虑和不满。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教育部门推出“高考屏蔽生”的政策通过技术手段对排名靠前的考生成绩进行保密处理,以减少社会对高考成绩的过度关注和不当炒作

  早在2021年2月,教育部发布通知,要求转变简单以高考成绩评价学生、以录取分数线评价高校的做法,严禁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等概念。

  去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要加强高考成绩信息管理,除教育部规定的特定事项外,只能将考生的高考成绩信息提供给考生本人及有关投档高校“严禁以任何方式公布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喜报’‘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等”。

  多地教育主管部门曾有过相关落地探索早在2012年,广东省考试院对全省文理科前十名的考生分数进行技术屏蔽,2018年扩大至文科前20名,2019年则进一步扩大到文理科前50名,此后几年均沿袭屏蔽排名靠前考生成绩的惯例。

  2021年,云南曾明确,全省文、理科前50名的考生分数已屏蔽,不提供查询。北京教育考试院的成绩查询页面也曾在2021年显示全市总分排名前20名的考生成绩暂不公布

  “高屏蔽”政策可圈可点之处,确实对炒作“状元”风能起到一定降温作用但仅凭借技术手段并不能彻底遏制住社会对“状元”的恶意炒作和过度关注,甚至连“屏蔽生”也变成“高分生”的象征,继而成为宣传、炒作对象。

  这一现象背后,根本问题还是长期以来的唯分数论、唯名次论。成绩、名次、状元,本质还是高考录取制度的直接产物——大学以高考成绩作为唯一的录取标准。

  “在按总分录取的高考体系中,‘状元’就是榜样,炒作是禁止不了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就如同屏蔽状元,反而引来外界对 ‘屏蔽生’的好奇一样。要让社会不关注‘状元’,就必须破除唯分数论,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熊丙奇称,要加快推进中高考制度改革,打破按总分、名次录取学生的模式,强化过程评价,探索综合评价,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在多元评价体系中,分数只是评价学生的一方面指标,也就不再有“状元”之说,社会舆论对“高分生”的关注也就降温。

  此外,要扭转基础教育的应试倾向,治理地方党政领导片面追求升学政绩的现象,要令行禁止否则,追求、炒作升学率问题就无法得到治理,也就难以形成科学的教育发展观。

责任编辑:张靖笛

<strong>  泽连斯基会见欧盟高官讨论能源问题</strong>

  按照“龙腾行动2022”有关安排,广州海关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寄递渠道知识产权保护“蓝网行动2022”、出口转运货物知识产权保护“净网行动2022”等一揽子专项行动,为边境执法赋能增效,有效堵截“入口”“贴身”等关系生命健康安全的侵权假冒货物进出境。

  对春运交通等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例如,死亡率约为50%的埃博拉病毒没有在全球爆发的原因之一是它的致命性——迅速消灭宿主。与死亡率较低但极易传播的疾病相比,这实际上给埃博拉病毒的传播带来了困难——埃博拉病毒携带者很可能造成不了病毒的传播就离世了。相比之下,新冠肺炎病毒传播如此迅速的原因之一是它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但死亡率较低,从被查觉到消灭宿主需要很长时间。在此期间的大部分时间里,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人可能会与人接触,从而传播病毒。

  近日,一段女子花6000元请宠物侦探找狗,寻回后抱狗痛哭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很多网友对宠物侦探这一职业感到好奇。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宠物侦探在国内已出现近10年的时间,全国多地有自称宠物侦探帮人寻宠物的人员,对于不养宠物的人来说属于小众行业。最早从事宠物侦探行业的刘伟介绍,寻宠主要按照距离定价,到外地寻宠加上路费、住宿费自然费用较高。通过专业设备以及长期积累的经验,他们找到一个宠物的时间约为两天。

  欧盟驻华代表团农业参赞Damien Plan(彭达明)重点讨论了《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对中欧双方的互惠意义,表示“执行”和“促进”这两个关键词是该协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地理标志的高水平保护使得双方互认互保的产品可以得到有效保护,欧盟和中国应当共同推动提升地理标志的公众认知。

林立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