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地发力优化支付服务 境外人士体验“加分”

来源: 国际在线
2024-06-06 22:55:03

  中新社北京6月6日电 (记者 夏宾)自今年3月中国官方发文要求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以来,多地已出台工作实施方案,对优化支付服务工作作出制度安排。

  从各地方案来看,为境外人士支付体验“加分”是重点工作之一。例如,上海市在浦东国际机场和虹桥国际机场打造3个外籍来华人员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和1个支付服务区,为外籍来华人员提供支付、电信、文旅、交通综合一站式服务。

  福建省、湖南省、海南省、甘肃省、青海省,以及大连市、青岛市等地,在方案中也明确建立机场示范区。北京市持续做好首都国际机场、大兴国际机场示范区服务工作,提高机场外卡受理、外币兑换、服务咨询等便利化水平,充分发挥“入境第一站”作用。

  各地方案也立足区位特征,推出特色支付便利化措施,提升边境、口岸等区域支付便利化水平。广 州市契合港澳居民习惯,丰富粤港澳大湾区民生缴费渠道,将广州市打造成为港澳居民同城化生活样本。

  福建省针对台胞台企支付需求,试点推出“福旅通卡”,组织商业银行提供口岸现场开户及线上预约开户服务,在台企台胞聚集区域设置台胞支付服务绿色窗口,鼓励面向台胞发行特色银行卡。

  广西壮族自治区指导商业银行结合实际,重点提升越南边民账户服务水平,引导越南边民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作为账户的有效补充,将东兴市、凭祥市打造为口岸特色支付服务区。云南省结合实际,突出边疆民族特色,着力提升越南、老挝、缅甸等国家来滇人员支付服务水平。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01/82/5637130040208220322.jpg" alt="" />

  当前的一定时间之内,我国的疫情防控还面临着一定压力:一方面,政府、部门、卫生健康系统等要按照法律规定和职责要求,继续做好相关的防控和救治工作,千方百计地降低重症、减少病亡,维护健康;另一方面,专家强调在实施“乙类乙管”之后,社会面的传染源更加不确定,特别需要公众做好个人防护,继续配合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做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可信、可爱、可敬——这就是中国的样子。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上海1月1日电 (记者 殷立勤)元旦小长假,基层医护人员仍奋战在第一线。在上海市长宁区程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在发热哨点值守着。市民有任何不适都可以就近前往家门口的社区医院就医配药,从而也缓解二三级医院的患者压力。

  “世纪疫情叠加百年变局”,短短10个字浓缩的风云激荡,我们在这一年体会更深。

<a><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01/58/18047576483445731062.jpg" alt="" /></a>

许湖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