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蝴蝶看生态 太湖生态岛连续16年进行蝴蝶观测

来源: 新民晚报
2024-06-25 21:58:40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这两天,在江苏苏州太湖生态岛,一支在这里持续多年观测和研究蝴蝶的团队,开启了今年的工作。

  蝴蝶科考首先是用肉眼辨认品种,有的还要捕获近距离进行观测,同时做好品种、地点、湿 度温度等信息的记录。李朝晖带领的这支小分队已经在太湖生态岛连续十六年进行观测。

  队员们在一个公交站台旁,惊喜地发现了一片“宝藏地”,几平方米的地方,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肉眼便可见两条蝴蝶幼虫正紧挨着进食。

  一路上,蝴蝶科考的成员们一共发现了共计5科12种五彩斑斓的蝴蝶,这让他们十分惊喜。

  南京晓庄学院应用生态研究所所长 李朝晖:通常蝴蝶只吃一种甚至一类植物,植物的存在与否,我们也能通过蝴蝶的存在与否或者多少直接能够显示。

  从蝴蝶看生态 太湖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

  蝴蝶种类的多少能反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从这些年的观察结果来看,太湖生态正不断向好、生物多样性正不断丰富。

  李朝晖教授从2009年开始在太湖生态岛开展蝴蝶科考的工作,这些年,一些喜人的变化,让他越来越有信心。

  南京晓庄学院应用生态研究所所长 李朝晖:在太湖生态岛整个记录的蝴蝶种类,这几年稳中有进。最难忘的还是我们2021年在缥缈峰的顶峰记录到了中国非常珍稀的一种凤蝶——宽尾凤蝶。珍稀蝴蝶的出现已经是对生态环境保护很好的一个回应。

  苏州环境监测中心生态监测科科长 李继我们是从2021年开始对太湖(生态岛的)西山岛开展蝴蝶的监测,2023年又进行了一次,从两次的数据来看数量是呈增长趋势,种类大概是增加了12种。

  这些年,苏州市在太湖进行了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为的是全面掌握生物多样性本底状况,并结合科考和观测结果,提出针对性保护举措。例如一片生长在路边看似是杂乱无章、未被清理的杂草,其实是灰绒麝凤蝶的主要食物来源马兜铃。专家针对西山岛的情况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建议。相较于使用单一植物的绿化翻新,保护生态的原貌更为重要。

  苏州环境监测中心生态监测科科长 李继我们主要是坚守三个原则,对重要的生态空间是保持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性质不改变,保护所有的栖息在里面的生物。

  通过大协同、大联合的方式,2022年全国科技馆联合行动加大整合场馆、专家、高校、科研机构等社会资源力度,充分发挥联合行动的品牌效应和聚合功能,凸显“连接·共享·服务”的活动理念。

  其中,中国科学技术馆开展“天宫课堂”活动,带领广大青少年沉浸式观看中国空间站,体验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等趣味科学实验;江西省科技馆、江苏省科技馆、四川科技馆、重庆科技馆等分主题承办单位,大力整合高校和科研机构等专家资源,搭建专家参与科普的平台,邀请中国科学院、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北京教科院基教研究中心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家为公众开展科普讲座;福建科技馆依托“科技馆总分馆制”优势,整合核电科技分馆和数字农业分馆等专业场馆资源,加强与分馆资源融合共享,开设“迷你菜园”主题展览,传递绿色理念,助力“低碳减排”科普工作。

  半年报显示,2022年5月13日,德琪医药的塞利尼索正式开启商业化,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便实现了5395.6万元的收入。对此,德琪医药表示,塞利尼索获得了KOL将其作为一种具有独特作用的创新疗法的强烈参与及支持。

  新年伊始,晴好天气开场。在天津大神堂码头,三五渔民一大早就忙着修整渔船。40多岁的渔民李光边忙着手中的活儿,边和兄弟们聊着过去一年的好收成。

  据介绍,彝绣产业文化支撑力不断增强。楚雄彝族服饰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刺绣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直苴彝族女式服装获得国家专利,全州完成1056个绣娘数据库建设。李汶娟说,加强绣娘培训和订单争取,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为增加农村绣娘收入、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推动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高龄老人高烧不退,全楼的邻居一起帮忙想办法;居民转阴后,主动拿出家中富余的药品,为缺药的邻居“雪中送炭”;医生在工作之余还在群里帮邻居们答疑解惑……<strong>疫情之下,居民群成了邻里守望相助的互助群。</strong>

陈耀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