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高端智库学者对话:建言共同管控分歧、应对挑战

来源: 澎湃网
2024-06-02 16:06:36

  中新网北京12月10日电 (程玉洁 张素)“中日高端智库学者对话:国际变局下中日维护和平、促进繁荣的共同责任”国际学术研讨会9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日两国的多位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参加会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姚枝仲在会上指出,中日应以纪念缔约45周年为契机,重温条约精神,恪守条约义务,坚持“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政治共识,严格遵守既有政治原则,不挑战对方核心利益,优先管控风险,妥处敏感因素。

  “中日关系的稳定发展需要理性、积极的观念基础与民意环境,这就需要智库发挥作用,不断开展坦率、深入、富有建设性的沟通对话。”姚枝仲说。

  他还强调,中日双方应携手解决当前全球存在的和平、发展、信任和治理赤字所带来的挑战,推动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构建更加美好的世界。

  日本众议院议员、前经济企划厅长官船田元在发言时表示,两国关系虽然存在一些困难,但期待双方克服困难、改善关系。他还结合自身经历指出,促进日中双方增进理解的一个重要渠道是加强两国青年之间的交流。

  日本众议院议员绪方林太郎结合其担任外交官的经历指出,日中之间应推动建立各项规 则制度,从而加强各领域合作,有效管控分歧,积极相向而行,提高两国关系的可预测性,最终推动双方实现共同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东海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杨伯江表示,缔约45年来的实践表明,中日在经济社会政策、全球治理和绿色转型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具有巨大潜力。中日关系发展得好不好与和平友好条约等四个政治文件遵守得好不好直接相关。国际关系的历史和现实同样证明,阵营对抗没有出路,和平共处、互利合作是唯一正确选择。

  杨伯江说,中日两国需要坚守条约初心,坚持和平共处、反对霸权主义、正确处理台湾和历史问题。面对全球范围内的种种挑战,中日应以条约精神为指南,增信释疑,深化合作,共同承担起维护和平、稳定与繁荣的责任。

  日本国际论坛理事长渡边茧呼吁双方重温曾有的共识,挖掘共享的价值利益,通过对话交流解决分歧、相向而行。他还说,日中两国学者和研究机构在促进对话、理解和合作方面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多位学者在会上发表了主旨演讲。其中,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河合正弘指出,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为避免全球经济出现实质性割裂,对于日本和中国这两个经济上高度依存的国家来说,维持“建设性而稳定”的双边关系、推动“战略性互惠关系”等至关重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副理事长王镭指出,全球经济正向“慢全球化”演变,中国经济也迈向高质量发展,这为中日经济合作提供了新机遇。中日应以长期积累的经贸关系为基础,携手应对全球经济变局,实现和平、繁荣的共同目标,为亚洲和世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日本综合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所副理事长高桥邦夫表示,日中双方需要通过对话解决问题,建议政府官员、学者、民间团体之间开展一系列交流以推动改善双边关系。他对两国关系发展持乐观态度,认为双方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共赢。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吴怀中在进行主旨演讲时说,中日关系正经历深刻的范式变化,这种变化使两国在基本相处之道、共识基础和打交道模式上与以往产生了明显不同。他认为中日未来要构筑和平共处、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关系,需要共同树立正确认知、有效管控分歧、推进互利合作、承担大国责任和促进人文交流。

  <strong>北京基本医保医用材料报销标准调整 自今日起正式执行</strong>

  考虑到房地产公司占用公共卫生间及相邻的部分走道,确实会对刘女士的房屋使用造成一定影响,法院支持了刘女士要求房地产公司赔偿因侵占公用面积造成通风不畅、使用不便的损失的诉讼请求。但根据双方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的履行情况,无法认定刘女士就该部分面积实际支付了相应房款;另一方面,法院了解到,相关行政部门已要求房地产公司按照规划设计图恢复原状。目前,该房地产公司正在逐步解决中。因此,针对刘女士要求房地产公司退还房款并赔偿物业费损失的请求,法院不予支持。

  AG600研制全线以舍我其谁、敢战必赢的工作作风,紧盯重大节点和关键任务,打响“鲲龙”品牌,一步一个脚印实现宏伟蓝图,奋力书写“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时代答卷。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温暖的、明媚的2023年的阳光照在我们脸上,坚实的大地上跃动着无数追梦人前行的身影。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要把这个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01/29/13218453340160582533.jpg" alt="" />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许丽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