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长三角戏曲电影展”亮相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来源: 华商网
2024-06-21 00:31:02

  中新网上海6月20日电(张践 李秋莹)近日,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特别单元:“首届长三角戏曲电影展”开幕仪式在上海大光明电影院三楼举行。作为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节中展,该活动得到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市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的协助与支持,于6月16日至6月23日期间,为观众带来京剧电影《锁麟囊》、沪剧电影《敦煌女儿》、昆剧《牡丹亭》、越剧《双飞翼》和《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及黄梅戏《六尺巷》等传统戏曲与电影高新技术的融合作品。让广大观众在电影院里感受戏曲文化的魅力,更进一步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艺术。

  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国家一级导演滕俊杰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长三角河流连着河流,马路连着马路,铁轨连着铁轨,文化也是一样互通的,这些戏曲电影都是江南文化的代表,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大家庭中杰出的代表。既有浓浓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也有观众们耳熟能详的美好故事,加上当代新的电影视觉、听觉的创新举措和科技内容,我 想这一切都会构成本届电影节当中独特的亮点。”

  近年来,年轻观众对戏曲影视作品的热衷程度呈上升趋势,而电影院是年轻一代文化消费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滕俊杰导演看来,用电影的方式展示好、表达好、传播好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未来中国戏曲影视作品一定会有美好的明天。

  据悉,长三角戏曲电影展期间,以上六部戏曲电影将在黄浦区各大地标影院放映1至2场,此后计划在江苏、浙江、安徽等长三角地区开展巡映,并推送优秀戏曲影片到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的“中国戏曲电影”特别单元展映,一系列的展映活动将推动更多优秀戏曲电影出圈出海,助力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国内的观众喜欢了,走出去国外的观众也是会喜欢的,因为它的情感,它的故事,以及关于人类的一种生命价值是相通的,所以一定要把当代的戏曲影视作品拍好,走出去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的。”滕俊杰表示。(完)

  各医疗队要督促县级医院加快重症监护单元建设和改造,指导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做好分级健康管理、上门医疗服务工作;协助、指导县级医疗集团加强新冠肺炎感染患者救治,利用远程诊疗等方式,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治疗中要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strong>卡在原自主定价系数两端的业务或存发展机遇</strong>

  2022年,是红花郎绽放全国的第二十年。二十年的时间里,红花郎品质始终如一、品牌大放异彩、品味历久弥新。不仅如此,2022年,红花郎强势回归,持续红火。据悉,2022年红花郎全年声量增长近40%,极大唤醒品牌记忆,激发市场热情,获得近50%的销售增长。

  中国与东盟的数字合作,还强调网络空间的共同治理。迄今,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已经连续成功举办5届,持续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数字领域合作,建立起中国-东盟网络事务对话机制,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五年来,西藏坚持把生态保护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推动美丽西藏建设呈现新气象。全区50%的国土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三江源国家公园唐北片区获批设立。草原植被盖度和森林覆盖率“双提高”,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极高海拔地区生态搬迁全部完成。空气、水、土壤质量保持全国领先。落实各类生态补奖资金663.9亿元,一大批农牧民成为绿水青山的守护者和受益者。

  针对此次捐赠,院方表示感谢,并承诺,火锅团聚餐将会优先给到临床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们。

邓恭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