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时评·法治网事②】普法“搬”上网 接地气才能聚人气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21 14:53:24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主要渠道之一。普法工作也与时俱进,将普法内容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传播,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人随时随地接触到法律知识,了解各项最新政策法规、司法解释、典型案例等,提高着法律知识的传播效率,也扩大了普法覆盖面和影响力。

  普法“搬”上网,不仅是普法形式的创新,更是普法理念的革新,这一举措的背后,是对普法工作更加接地气、更加贴近群众的期待与追求。网络普法提供了双向交流的平台,通过邮件、留言板等,人们可以积极参与讨论、反馈意见,使得原先单向的法治宣传,变为 双向的传播互动,更有助于普法工作者及时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进而有针对性地调整宣传策略,进一步实现精准宣传。

  同时,在网络技术的加持下,网络普法的形式更多样化,各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实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直播、微短剧等多种形式的立体综合宣传。专业化的“法言法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网言网语”,活化宣传贴近群众,使普法内容更加生动、有趣、灵活,让法律知识更直观地呈现在群众面前,增强受众的关注与兴趣,也使得普法宣传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有了更大程度的提升。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各网络平台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创作出大量优秀网络普法产品,普及宣传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解答网络传播不良信息、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电信网络诈骗等群众关心的问题,发布网络法治典型案事例等,收效良好。“2022全国互联网法律法规知识云大赛”吸引超220万人报名参赛,竞赛访问量逾1.64亿;全国建立以普法为主要任务的微博、微信公众号、客户端、视频号等超过3万个;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注册学校超过21万所,用户数1.78亿……人们的参与感、体验感、获得感不断增强,法律意识持续提升。

  今年成都民宿预订量

  有网友发现,爱奇艺App开始对投屏功能作出限制,之前黄金VIP会员支持最高4K清晰度投屏,现在只能选最低的480P清晰度,要想进行4K投屏必须购买白金VIP会员。

  <strong>大数据、云计算、数据中心是什么关系</strong>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广州1月13日电 (程景伟 何毅毅)北国雪飘,南国梅开。目前,广州市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地内的十万余株梅花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去赏花“打卡”。

  挖坑、铺水管、引苗……在政府安排的技术人员指导下,2018年起他陆续种下60多亩牛油果,挂果面积约四分之一。“‘尝鲜’不易,幸好有政府和专家帮助。”岩后说,打药、灌溉、除草都有讲究,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他逐渐熟悉管理路子,也将所学技术教给想学的村民。

  这项大脑领域重要研究将有望推动人类对大脑“化学语言”的读取和交互,为发展神经智能传感、类脑智能器件和神经感觉假肢等提供新的思路。该成果论文1月13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上发表。

蔡绍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