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催收江湖生变,银行为何亲自下场?

来源: 大河网
2024-06-24 16:21:48

  第一财经 作者:王方然

  银行少见地把“绣球”抛向了催收领域。近日,三湘银行、光大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拟招聘催收领域人才。

  与此前委托第三方机构处理不同,此次银行亲自下场拟招聘的催收人才在学历、经验上的门槛更高。同时,多数要求候选人具有数据分析、金融科技方面的专业素养。

  银行招聘高学历催收人才

  与传统认知里打电话催促还款的模式不同,近期多家银行开始招聘高级催收人才,对学历与专业技能有了更高的要求。

  最先引发舆论关注的是三湘银行。该行在5月30日发布的一份招聘公告中表示,将面向全国引入“高级催收管理人才”和“高级电催人才”。均要求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具备法律、金融、财会、经管相关专业背景。其中,高级催收管理人才则要求,5年及以上催收管理工作经验,且需具备优良的账款催收技巧,能独立主导催收技巧培训及催收任务指标达成。

  无独有偶,华夏银行近期发布的零售信贷部贷后催收管理岗,要求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金融、管理、经济、数学、统计等相关专业,且具备3年以上工作经验,职责包括内催运营管理与委外运营管理。

  记者在招聘网站上以“催收”为关键词、行业为“银行”进行查询发现,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广发银行、微众银行等多家银行近期均发布了催收岗位的招聘信息。其中,有不少是针对管理岗位的招聘。例如,广发银行信用卡中心近期招聘催收管理主任,具有正式编制,要求应聘者具备中大型催收机构或银行催收团队工作经验。

  除管理岗位外,还有部分银行密集招聘运营及执行环节的催收人才,岗位划分上更加细化。例如,微众银行发布的招聘信息显示,该行拟招聘业务运营支持岗(委外运营),负责委外催收作业、品质合规性、催收强度的检查监测。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近期则发布招聘信息,拟招聘催清收辅助岗,负责信用卡逾期资产管控、整理催收工作档案等工作。平安银行汽车消费金融中心近期招聘催收品质管理岗,该岗位将负责统筹管理逾期催收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投诉 案件,建立催收投诉处置及安抚机制。

  合规和不良增长压力

  记者从多名业内人士处了解到,此前银行业的催收业务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建团队进行催收,一种则是委外催收。

  自建团队需要较为庞大的时间、人力成本。一名银行贷后管理岗人士告诉记者,如自身组建催收团队,在人员招聘、培训、场地、设备方面都需要持续投入。但现实是,回报率并不高。根据银登中心披露的数据,2023年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个人业务本金回收率仅在6.1%至12.7%之间。

  与之相比,委外催收成本相对更低,成为目前银行主流的处置方式。

  具体来看,银行通常会将一个月以上的逾期贷款外包给第三方催收机构,机构向银行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率作为利润。根据某国有行2023年曾对外披露的信用卡不良资产委外催收项目信息,中标催收公司执行费率标准是:90天以内逾期贷款为5%,91天~180天为6.67%,181天~270天为8.67%,271天~360天为10.76%,361天~720天为16%,721天以上为18.33%。

  在这一背景下,为何近期部分银行选择亲自下场,招聘催收团队人才?

  接受采访的多名业内人士认为,这与近期监管趋严有关。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5月中旬发布《互联网金融贷后催收业务指引》(下称《指引》),对催收全流程作出了细致的规定。比如,同一金融机构和其合作的第三方催收机构对单一债务人拨通电话频次每日合计不应超过3次,每天晚上10点以后不能催收等。这对催收合规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名业内人士分析,相较于自建团队,第三方委托处理一般成本更低,也是此前银行进行不良资产处理的主要手段。但在实践过程中,第三方委托公司参差不齐,假设存在暴力催收的情况,银行很有可能也要承担连带责任。加上近年来监管趋严、合规性风险持续发酵,银行选择自建团队是一种更为稳妥的方式,可以更加严格地监控和管理催收过程,确保催收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

  此前已有不少机构因未审慎管理催收被处罚。4月23日,兴业银行信用卡中心因对外包催收机构管理不严,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罚款40万元;2023年12月14日,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也因委外催收业务管理不到位被罚款200万元。

  《指引》也提出,金融机构应切实履行贷后催收业务主体责任,不断加强本机构催收能力建设,审慎实施外包。

  除来自监管的压力外,不良贷款规模持续增长或是银行亲自下场催收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银行不良贷款规模持续上行,对净息差端形成一定压力。”一名城商行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3.9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495亿元。此外,商业银行2024年一季度末不良贷款余额3.4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414亿元。从上市银行角度看,记者据Choice数据梳理发现,截至2023年末,在42家上市银行中,有35家不良贷款规模出现增长,整体不良贷款规模上升至2.036万亿元,同比增长7.9%。

  其中,银行信用卡资产质量承压最为突出。记者据Choice数据、银行年报统计,目前共有12家银行公布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数据。2023年末,这12家银行的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合计1079.42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146亿元,为连续三年增长,多家银行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在百亿元以上。

  不良资产压力升高下,部分银行希望通过自建团队,采用金融科技手段赋能催收过程。

  上述城商行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此前无论是第三方催收还是银行内部催收机构多采用“人海战术”,即通过大量电话进行催收,效率其实差不多。只是由于招聘门槛原因,第三方的人工成本会普遍低于银行内部。但目前部分银行正在考量自建团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个性化的催收。例如,在风控模型中,通过逾期金额、天数等指标对客户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对不同的债务人使用不同的催收策略。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也持类似观点,他认为贷款催收不能打“人海战术”。在数字金融时代,除了适当建立、完善催收团队之外,金融机构应更多运用金融科技,提升催收规范化水平和智能化能力。

  作为文学作品,读《水浒》就不得不提到北宋那个荒诞的时代背景,奸臣当道,民不聊生。阅读《水浒》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和人文精神会有个很好的认知。

  全国政协的85名环境资源界委员中,多名委员为连任,此前分散于其他界别,如科学技术界、农业界、九三学社等。这些委员的相同之处是,他们几乎都曾提交过与环境资源相关的提案,例如童金南作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科学技术界的委员,他提交的第一份提案与汉江环境保护有关,后续也曾提交过多个与生态环境治理相关的提案。

  “我在去年年底预约了提前还贷,当时最快只能选一个月之后的。现在一个月过去了审批还没通过,我打电话问银行,说是去年10月的申请还没处理完呢,我估计要排到4月。”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全国政协设立环境资源界,表现出国家层面对环境资源的高度重视,“这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很大的关系。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国注重规模数量型的经济增长,后来要实现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环境资源保护就变得极为重要。”汪玉凯认为,改革开放走到今天,环境资源受到高度重视是必然的趋势。

  “只要房贷利率高于理财利率,且居民预期房价下跌,提前还贷的动机就一直会存在。”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当前存量房贷的压力仍然较大,希望能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既能降低月供压力,还能释放内需和消费。

  许利平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自贸协定实施后,有利于柬埔寨吸引外资,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加速农业现代化,推动国内就业,“对于柬埔寨经济来说是重大利好,有助于其更好地融入区域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体系,进一步提升经济竞争力。”

王亭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