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会“成绩单” 勾勒中国文化产业的蓬勃轮廓

来源: 慧聪网
2024-05-30 09:16:44

  □李妹妍

  5月27日,为期5天的第二十届文博会圆满闭幕。展览面积16万平方米,比去年增加4万平方米;6015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比上届增加2419家;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2万件,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主会场单日参观人数首次突破14万人次……“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亮眼的“成绩单”,正清晰勾勒出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轮廓——规模、数量持续增长,正是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最鲜活的证明。

  “不用东奔西走,一日尽览中国”,在文博会16万平方米展馆暴走过的人,显然更能明白这句话的含金量。确实,广东展区科技感满满、浙江展区国潮涌动、山东展区文旅IP闪耀、“文创中国”专题展区汇聚国内最具代表性文创机构的300余件文创产品、首次设立的非遗美食展区让现场“色香味俱全”……本届文博会荟萃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文化精华,传统与潮流、文化与科技碰撞交融,处处“新”潮澎湃。

  还有越发充足的国际范儿。本届文博会首次设立国际文化贸易展,国际展区面积从上届3000平方米扩大至本届2万平方米,参展国家和地区由50个增加至60个,海外采购商人数由2万名增加至3万名……文博会不断扩大国际“朋友圈”,成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和扩大文化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值得一提的是,连日来,无论是现场发布投资项目、新产品,还是首次上线电商“文博购”、带货达人现场直播带货,都足见文博会并不止于文化产品的展示,而更聚焦于现场的交易功能。这种即时交易的模式,加速了文化产品的市场反应,不仅为参展商和消费者带来新的体验,也为文化产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和活力。

  乘风破浪二十载,恰是风华正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文博会全面提升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数字化水平,优化展会结构,强化交易功能,生动描绘着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图景,也深刻诠释着“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风向标”意义。(羊城晚报)

  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 姜琦:把这个昆虫固定在一根很长的细线上面,用两架无人机悬吊这只昆虫,平飞到它典型的迁飞高度上,然后再用雷达对着这只昆虫进行观测。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多样的生活习俗与地理环境,为绘画艺术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和灵感,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新疆农民画。

  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各级别车型发展趋势有所改变。其中,A级、B级、C级(中大型)同比呈现正增长,B级涨幅最大。A00级、A0级同比下降。

  这场英国国民保健制度(NHS)成立75年以来最大规模的罢工只是席卷英国全国罢工潮的一个缩影。去年年底以来,英国各地各行业罢工活动此起彼伏、愈演愈烈。这场搅动英国上下的危机,表面上由通胀高企导致工资缩水引起,实际上却是近年来在英国政府错误政策助推下英国社会不平等持续加剧的结果,折射出“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严酷现实。

  12米高的巨型“东东”与法天娜亮相北角码头,并将从北角码头对开的海面出发探游东区。

  “新加坡在积极地拥抱变化,为欢迎中国游客做好充足的准备。”新加坡旅游局大中华区首席代表兼执行署长潘政志说。“我们会坚持跨界创新合作的形式,积极携手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合作伙伴,从产品、服务、宣传多个方面满足中国消费者在旅行方面日益‘精品化’‘个性化’的需求。”

何秀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