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满怀信心向未来

来源: 气象小秘书
2024-05-31 20:01:38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2%。这一年,我们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经济回升向好,供给需求稳步改善,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民生保障有力有效,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这样的成绩难能可贵、殊为不易,为我们增强信心、稳定预期,推动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合来看,2023年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成色好、分量足的成绩单。看总量,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速比2022年加快2.2个百分点,同时经济规模保持逐季扩大趋势;看结构,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4.6%,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2.5%,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3%,经济结构不断优化,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看民生,就业形势总体改善,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下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1%,释放经济发展的民生温度;看全球,5.2%的经济增速高于全球3%左右的预计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望超过30%,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在攻坚克难中稳大盘,在爬坡过坎中壮筋骨,在逆势而上中强体魄,中国经济不仅继续发生总量扩张的物理变化,而且不断产生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的化学反应,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蓄积充足后劲。

  观察产业发展,可以生动感知中国经济的活力。如今中国有望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出口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突破900万辆,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同时,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技术的风向标,实现了自主技术输出。汽车走天下、品牌争出海,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加速跑,背后是产业链供应链配套齐全的供给优势,是超大规模市场的消费优势,也是政府和市场良性互动的制度优势。从一个产业的转型升级看向经济发展全局,经济增长“势头好”,高质量发展“活力足”,改革开放“红利多”,宏观调控“空间广”,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推动中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当前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我们面临的机遇要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多于不利因素,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在不断积 累增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我们所面临的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烦恼,要增强信心和底气。”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一定能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泰国副总理等政府官员前往机场迎接中国赴泰航班并送上卫生康复防疫包和花环;马尔代夫外交部官方网站发表声明,欢迎中国调整出入境措施,热切期盼中国游客尽早赴马旅游;瑞士、新西兰等国明确表态,不会对中国游客增加新的入境限制……在中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后,许多国家对此表示欢迎并期待中国游客到访。

  平安证券报告预计,2023年上半年CPI的阶段性高点在一季度,可能会达到2.5%上下。超季节性因素中,可能猪价的影响最大,但涨幅也相对可控,上半年CPI可能仍然难以突破3.0%。

  沈新国表示,随着税务部门近期启动了2023年“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下一步,税务部门将围绕“政策落实提效”等方面,紧扣纳税人缴费人新需求,持续推出更多便民办税新举措,确保车购税免征政策等系列税费支持政策落实落细,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从动态监测企业用工缺口,到推出企业稳岗服务、发放企业稳岗补贴,再到探索跨区域“共享用工”模式……记者采访了解到,各地正按照通知要求,针对重点企业和其他有用工需求的用人单位,推出一系列用工服务和政策支持,保障企业稳定运转。

  当地时间16日18时,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年会开幕式在瑞士雪山小镇达沃斯举行。作为全球最知名的经济论坛之一,本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主题为“在分裂的世界中加强合作”。

  近日,基于考古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证据,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博士王广艳等研究人员整合了陆上丝绸之路207种作物的传播路线,并对具有基因组学证据的19种作物的传播路线进行了重点解析。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期刊《BMC植物生物学》。

叶志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