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快速培育壮大低空经济新兴产业集群

来源: 大河网
2024-06-04 15:09:12

鼓励在珠海开设eVTOL载人航线并商业化运营。

  货运航线,轻、小型无人机按照30元/架次,中、大型无人机按照90元/架次补贴。近日,珠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珠海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措施》主要包括培育低空经济产业生态、扩大低空飞行应用场景、强化产业要素供给等方面,旨在推动该市快速培育壮大低空经济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打造“天空之城”。

  据介绍,《措施》适用于:主营业务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飞行汽车及大、中、小、轻、微型无人驾驶航空器整机研发制造、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低空飞行与保障、商业运营等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或机构。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治家

  分类分阶段奖励支持相关企业

  《措施》提出支持重大项目落户及增资扩产、支持适航取证、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降低低空经济企业试飞成本、支持低空经济会展活动五项具体措施。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指出,“针对适航取证时间长、难度大、投入高的特点,珠海市将对在本地生产经营的航空器产品予以分类分阶段奖励支持。每家企业每年度奖励金额不超过2000万元。”

  同时,针对企业试飞成本较高、本地试飞场地使用率较低的问题,《措施》提出,对在本地的飞行测试场地开展试飞、测试、验证等活动的低空经济制造企业,按照实际试飞服务费用的30%予以补贴,每家企业每年度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此外,支持“中国航展”专门设立珠海馆,集中展示本地低空经济企业。鼓励本地低空经济企业或机构参加“中国航展”“亚洲通航展”及国内外航天航空主题展会,对其参加展会的展位费予以不超过30%的补贴,每家企业每年度参展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50万元。

  支持扩大低空飞行应用场景

  在扩大低空飞行应用场景方面,支持开设低空货运航线、支持开设低空载人航线、拓展多领域应用等三项具体措施。

  《措施》提出,对经审批在本地新开设低空无人机货运航线的低空经济企业给予补贴:轻、小型无人机按照30元/架次、每家企业每年度不超过300万元给予补贴;中、大型无人机按照90元/架次、大型无人机单次飞行距离超过300公里的按照300元/架次、每家企业每年度不超过500万元给予补贴。

  对经审批在本 地新开设eVTOL载人航线并商业化运营(公开售票)的低空经济企业给予补贴:空中观光游览类补贴100元/架次,市内交通类补贴200元/架次,城际交通类补贴300元/架次;对经审批在本地新开设无人机跨境客运航线并商业化运营(公开售票)的低空经济企业,按照400元/架次给予补贴;每家企业每年度获得该项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鼓励各区出台低空经济协同配套政策

  在强化产业要素供给方面,支持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低空经济要素保障、支持低空经济人才集聚、创新低空经济金融服务四项具体措施。

  《措施》明确,将支持有条件的区建设无人驾驶航空器公共测试场或eVTOL、大中型无人驾驶航空器枢纽起降场。优先支持低空经济企业经珠海渠道申报国家和省级重大人才工程,支持低空经济企业人才申报“珠海英才计划”,落实住房、医疗、户籍、子女教育等待遇。

  此外,《措施》还提出,鼓励各区出台低空经济协同配套政策。该《措施》自印发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6年12月31日。

  热闹的春节假期后开门营业,新加坡友联书局的店员将一本本来自中国的新书摆上书架,读者也陆续走进这家创立于1952年的本地知名华文书店享受阅读的乐趣。

  1月28日,节后复工第一天,雄安新区在启动区举行2023年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集中开工项目43个,总投资416亿元,涵盖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智能城市等方面;同一天,陕西省宝鸡市集中开工项目67个,总投资417亿元,涵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新技术产能等方面,将持续放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增量和贡献。

  “这是自三年前首次暴发疫情以来家庭聚会和节日庆祝活动数量最多的一次。随着许多人涌向景点、观看烟花表演、挤进餐馆和酒店,被压抑的需求正在释放。”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在发给记者的邮件中表示。

  当地时间1月21日,加拿大政府宣布已同意就寄宿学校给当地原住民语言文化造成的破坏提供28亿加元(约合人民币142亿元)的赔偿,以了结原住民群体就此发起的集体诉讼。而作为交换,索赔人需同意“全面、彻底和永远”放弃对加拿大的索赔,包括由于寄宿学校对原住民造成的集体伤害而引起的各种索赔要求。

  此前,蔡振华曾以中国足协主席身份参加过国际足联会员代表大会,但从未出席过亚足联代表大会。中国足协均由原足管中心主任以中国足协副主席身份代表协会参加亚足联重大决议投票。

  从保额和赔付支出来看,2022年财险公司保额同比增长14.71%,与2021年45.53%的保额增幅相比明显放缓;财险公司赔款支出同比增长2.60%,与2021年13.55%的赔款增速相比也明显放缓。对此,谢远涛分析认为,2021年保额大幅增长抬高了基数,2022年尽管保额增速有所下滑但也高于保费增速,体现了行业进一步回归保障功能。而赔款支出仅出现小幅增长,主要是因为去年车辆出行明显减少,车险出险率和赔付率明显下降。

陈正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