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据”折射“大经济” 春运里的中国生机勃勃

来源: 川观新闻
2024-06-20 09:34:09

  央视网消息:今天(1月27日)是春运的第二天。我们通过一组数据来看看春运出行热度。

  昨天也就是春运首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18283万人次。具体来看,铁路发送旅客1106.3万人次,公路人员流动量预计16971万人次,其中,公路自驾出行量14265万人次;民航客运量206.61万人次。

  截至昨天,春运期间,国内航线机票预订量超过2600万张。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昆明、海口、哈尔滨、杭州、西安是人们前往的热门目的地。

  今天,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220万人次,其中,长三角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70万人次,广东地区将增开前往武汉、贵阳、长沙等热门方向列车。今天,全国公路运行正常,民航预计运输旅客203万人次,水路客运量预计60余万人次。

  广州出发的铁路车票最为抢手

  根据12306数据平台的候补票情况,目前,从广州出发至武汉、重庆,北京至哈尔滨、深圳至重庆、广州至赣州等线路的旅客正在为未来出行紧张抢票。特别是从广州出发的车票最为抢手。

  铁路12306“候补”功能方便购票

  在这里我们提醒您,今年,在12306手机App上,可以像设置闹钟一样设置购票提醒。新上线的候补备选功能,可以选择预售期内的3个不同期、60个不同时间车次的组合,选择接受新增列车,候补成功率会更高。我们希望每位旅客都能顺利获得心仪的车票,安心启程。

  截至1月26日国内航线机票预订量超2600万张

  根据航旅纵横订票数据显示,截至昨天,春运期间,国内航线机票预订量超过2600万张。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昆明、海口、哈尔滨、杭州、西安是人们前往的热门目的地。

  在众多航线中,北京广州间、上海广州间、上海北京间、北京深圳间、北京三亚间、北京成都间、上海深圳间、北京海口间、上海成都间、上海哈 尔滨间是人们的热门之选。哈尔滨以其独特的冰雪文化迅速崛起为新晋热门航线目的地。

  27日14时前全国大部地区天气较好

  天气状况对航班舒适性和准时性有着直接影响。我们通过飞常准天气预警数据了解到,预计到今天下午2时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天气较好,共有41个机场发布轻度雾、霾、雪等天气预警。

  受天气影响,重庆仙女山、重庆巫山、康定、安庆天柱山、神农架红坪等机场有跑道关闭;哈尔滨太平机场发布冻雾预警,能见度低于1000米,可能出现航班延误,有出行安排的旅客需要及时关注航班信息更新,以免耽误行程。

  铁路部门实行“一日一图” 加开多趟临客

  今年春运,西宁火车站客流以务工流、探亲流和学生流为主,主要目的地为北京、上海、西安、郑州、成都等地。青藏铁路集团公司根据客流情况实行“一日一图”,加开多趟临时旅客列车。西宁站还增加了充电桩、热水宝等暖心服务措施,为春运增添温暖。

  宁夏:增开高峰线动车组 让旅客出行更高效便捷

  春运首日,银川火车站通过增开高峰线动车组,举办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多措并举服务群众出行。

  银川火车站根据车票预售情况,增开高峰线动车组,让群众出行有更多选择。同时,为了让旅客出行更加高效便捷,银川火车站持续优化急客“绿色快速”通道、重点旅客“绿色”通道和中转换乘通道,在售票厅、候车室服务中心等处所安排工作人员,提供专属服务。

  在候车大厅,由铁路职工自己编排的舞蹈、独唱、古筝、出行安全常识等节目,不仅丰富了旅客的候车时间,也为旅客带去了新春的祝福。

  “针对目前存在的这几个难题,我们基于进境船运散粮智能查验创新方案,开发了四款智能查验查检装置及系统。”闪码科技股东、闪码科技山东分公司总经理袁海博介绍。

  预计到2100年,全球人口最多的三大城市将都坐落于非洲,分别是尼日利亚的拉各斯、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金沙萨和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这一结论是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全球城市研究所(GCI)利用各国城乡比例、城镇化率、出生率和死亡率等数据对未来城市规模作出的预测。

  <strong>4.解决加快农业强国建设的动力问题</strong>

  中国逐步建立完善政府有力主导、企业积极参与、市场有效调节的体制机制,更好激发全社会参与绿色发展的积极性。创新和完善节水节能、污水垃圾处理、大气污染治理等重点领域的价格形成机制,实施50余项税费优惠政策,引导优化资源配置,支持促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建立统一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制度,在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水流、耕地等领域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在科学合理控制总量的前提下,建立用水权、用能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和交易制度,开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和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建设,进一步发挥市场在生态环境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形成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等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截至2021年末,中国本外币绿色信贷余额15.9万亿元,绿色债券存量余额超过1.1万亿元,规模均居全球前列。

  中国坚持公平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坚定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积极建设性姿态参与全球气候谈判议程,为《巴黎协定》达成和落实作出历史性贡献,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时间实现碳达峰到碳中和,充分体现负责任大国的担当。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2016年起在发展中国家启动10个低碳示范区、100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1000个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名额的合作项目,实施了200多个应对气候变化的援外项目。

 <strong> 外媒:近30年日本男性平均身高没有增加,还“越长越矮”</strong>

文真玫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