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风景线)影迷“追光”电影之城 上海“光影浓度”持续增长

来源: 宣讲家
2024-06-21 04:48:48

  中新社上海6月20日电 题:影迷“追光”电影之城 上海“光影浓度”持续增长

  中新社记者 王笈

  6月的上海,到处都是快乐“追光”的影迷。

  “陌生的人们坐在一起观影,总会发生有趣的故事,就好像大家共同见证了一些重要的片段,这就是电影节的魅力。”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首席执行官卡梅隆·贝利的眼里,上海是一座“电影之城”,过去与未来、不同的文化在此交融,让这座城市的生活变得非常精彩。

  位于上海虹口的乍浦路北海宁路路口,是电影《酱园弄》的外景地,年初时掀起过一阵“打卡”热潮。导演陈可辛搭建了一个富有真实感的“酱园弄”,繁乱、庞杂的电线交错在弄堂上方,弄堂里的每个空间都充满了生活气息。

  “拍摄《酱园弄》时,电视剧《繁花》播出了。我们生活在今天的上海,白天拍(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晚上回酒店看电视上(20世 纪)90年代的上海。”陈可辛感慨,从《罗曼蒂克消亡史》《爱情神话》,到《繁花》《酱园弄》,这座历久弥新的城市吸引着影视人永葆热情地去讲述每一个时代的上海故事。

  《繁花》热播,让一度“没落”的黄河路重现“繁华”之景。中国电影资料馆节目策划沙丹也打卡过黄河路,“过去没怎么注意,但是因为《繁花》,想看一看(现实中的)黄河路和影视中的形象有何关联。城市与电影之间是一个相互定义的过程,电影让我们更好地去想象上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早在128年前,电影就已与上海“相遇”。1896年(电影在法国正式诞生的第二年),法国商人在上海徐园放映了电影;1913年,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电影公司“新民公司”在上海成立,并拍出了中国第一部无声黑白短故事片《难夫难妻》;1949年以后,上海电影在中国影史上留下了诸多“第一”。

  今天,当人们漫步上海街头,总能感受到“光影相随”。大光明电影院、国泰电影院等一批老牌影院不仅是沪上标志性建筑,更是影迷心中的“精神图腾”;379家影院、2247块银幕,构成了这座“电影之城”的市场根基。

  在8号坑中被提取的立人大神兽刚被发现时,是一只颇具萌态的“大嘴神兽”。它的嘴大得活像一只喇叭口,四只蹄子的底部也如喇叭花一样微微敞开,腰部下塌如一个“U”形,造型充满了想象力。

  作为广西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要桥梁之一,2022年凭祥积极发挥独特区位优势,加快融入RCEP“朋友圈”,打造联通中国—东盟的国际大通道,以高速公路、沿边公路和铁路相连互通奠定了中越“硬”联通基础。目前,凭祥已开通22条跨境公路物流线路、13条跨境铁路班列,较2015年新增一倍以上,通达东盟国家20多个主要枢纽城市。

  但郭先生查了一圈后发现,至少在短期内,出国游还是一件麻烦事。“首先是机票价格很高。2019年我预订的从北京飞冲绳的往返机票,会在上海中转一下,只要2000多元,而且中转时间很短;但现在从北京去冲绳需要在东京转机,单程票价就将近4000元,而且转机需要等候12个小时。”郭先生还发现,之前自己会在网上订当地的酒店、包车、电话卡等项目和产品,但现在,网上提供这些服务的商家少之又少。

  “您坚持一下,忍一忍,听话。”在护士安抚下,老人镇定了下来。

  不久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癸卯兔年春晚吉祥物正式公布。这是春晚40年历史上首个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完成初始配方原创的总台春晚吉祥物IP。而这一形象的造型总设计,却来自一名资深的中国画画家。从笔墨丹青到大数据算法,这场跨界是如何发生的?

  首店消费多点开花,“teamLab无相艺术空间”大规模美术馆落户朝阳大悦城,40余件艺术作品集中亮相,80%为全球首发,为京城又添网红打卡地。俄罗斯品牌Fabergé费伯奇中国首店登陆北京SKP,经典传承系列、爱之三色系列等珠宝腕表呈现精美工艺和文化内涵。苏宁易家广场全球首店亮相,23000平方米店面融合家电、家居、家装等为消费者提供整屋定制、场景改造等一站式置家服务,假日期间客流量超1.3万人。

杜鸿儒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