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新江:敦煌学需要国际合作

来源: 人民日报
2024-06-22 02:37:27

  中新网北京6月20日电(记者 上官云)在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开幕之际,19日,《满世界寻找敦煌》法俄日韩四语种版权签约暨繁体中文版首发仪式在北京举行。

  由中华书局出版的《满世界寻找敦煌》是敦煌学家荣新江教授的最新作品,记述了作者从1984年起到世界各地寻访稀见敦煌文献的亲身经历,以叙论结合、生动翔实的笔法展现了一位青年学者在探宝觅珍中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足迹。

  仪式上,中华书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肖启明肖启明与法俄日韩四国出版社的代表签署版权输出协议,并与荣新江等嘉宾一起为繁体中文版《满世界寻找敦煌》首发揭幕。

  此前,荣新江曾表示,希望《满世界寻找敦煌》能够帮助读者理解中国的敦煌学是如何从困境中走出来的。它既是能够帮助大家了解过去的“世界旅行”的休闲读物,也是能够与大家分享人生中如何获取正能量的励志之作。

  本次活动中,荣新江在致辞中提到,作为研究敦煌的学者,他一直奉行季羡林先生提出的“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的理念。敦煌学需要国际合作,与国际敦煌学界进行对话。

  提及新书,荣新江希望 ,随着这本书的外译,能让海外汉学家朋友们在国外用本国的语言文字感受到自己对敦煌的理解,也让这本书得到更广大读者的喜爱。(完)

  汽车、电子、石化三大支柱提了20年,国内外经济环境和产业发展理念、形态发生深刻变化,广州重点产业选择也要适应新阶段。在这样的认识下,广州推动汽车产业向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方向转型发展,升级打造为新支柱产业。

  顺便说一下,《随园食单补证》中关于“文饺”的记述:“苏州式也,以油酥和面,包肉为饺,烧熟之。杭俗则曰蛾眉饺。”而前面提到的《梦粱录·荤素从食店》中的“鹅眉夹儿”,也许就是“蛾眉饺”的前身。

  与束皙《饼赋》的描写配合起来看,把“笼上牢丸”看成是蒸饺的原型也是合情合理的。很有可能“笼上牢丸”在北方分成了两支,面发酵的演变成“馒头”,面不发酵的演变成蒸饺,而在南方演变成“汤圆”。不过这一推测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strong>四是强化电力负荷管理。</strong>完善需求响应价格补偿机制,形成可中断用户清单,引导各类市场主体主动参与电力需求响应,以市场化方式降低高峰时段负荷需求。加强电动汽车、蓄热式电采暖、用户侧储能等可调节资源库建设,并积极推动市场化运作。拓展实施能效提升项目,推动消费侧节能降耗提效,引导全社会节约用电。

  春晚上的小品,继而成为又一代中国人的喜剧启蒙。1990年出生的许子谅便是由此爱上了喜剧,他现在更为人知的身份是喜剧编剧还珠。“我上小学的时候,就和同桌演春晚上的小品。那时我抢不过同桌,就总演宋丹丹、高秀敏。还记得第一个完整背下来的小品是《昨天今天明天》,现在你说上句我还能接上下句。”

  为何“笼上牢丸”是蒸饺类的食品而不是肉馒头?这样的推测是有理由的。《饼赋》中是将馒头和牢丸分为不同类别的食品来记述的。束皙将两者分而述之,也许是基于有没有发酵这一点来看的。“牢丸”的皮极薄,是没有经过发酵的缘故。没有发酵过的面团越厚就越硬,口感也越差,将皮做得尽可能薄,是美味的关键。

詹婉心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