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倚老卖老的老字号,躲不掉被摘牌的命运

来源: 好奇心日报
2024-06-03 11:31:16

  刷到“老字号被摘牌”的消息,不少网友下意识地点开看看有没有自己熟悉的牌子——日前,商务部网站发布《商务部等5部门关于公布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的通知》,将长期经营不善,甚至已经破产、注销、倒闭,或者丧失老字号注册商标所有权、使用权的55个品牌,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对经营不佳、业绩下滑的73个品牌,要求6个月予以整改;继续保留1000个经营规范、发展良好的品牌。被“摘牌”的中华老字号包括北京雪花、天津稻香村、重庆冠生园等。该消息一度登上社交平台热搜,引发公众关注和讨论。

  数十个中华老字号顷刻间失去了光环,令人遗憾。据规定,申请认定中华老字号的标准之一是企业品牌创立于1956年(含)以前。经过岁月洗礼的这些老字号被摘牌,着实是一种损失。

  “早该摘牌了,又贵又难吃”,这是网友的跟帖点评。而公众对老字号的情感可谓一言难尽。但“德不配位”的老字号被摘牌,是顺理成章 之事。

  一者,这是动态监管的结果,有利于保护商业文化遗产的“含金量”。自2006年商务部启动实施“振兴老字号工程”以来,中华老字号企业定期按要求提交复核材料,通过复核的可以保留老字号,而业绩下滑等危险指标增多的企业必须按要求整改。

  二者,这对于更多老字号而言是一种鞭策,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并不意味着有了官方背书就可以高枕无忧、一劳永逸。网友在新闻下留言:“当倚老卖老不能‘长生不老’时,该如何续写往日荣耀?”这也是更多老字号企业该反思的。

  有话直说,老字号不能“倚老卖老”。直面挑战、主动求变,这是很多人给出的建议。可这事落在老字号企业身上,知易行难,“臣妾做不到啊”。

  老字号尤其不能“为老不尊”。当前,不少老字号遇到经营困难,尝试多种自救方式,包括转让商标使用权等。从法律和市场规则等角度看,并无不妥,经营得当还可以扩大知名度和商业版图。但现实中,很多老字号往往更看重转让商标使用权带来的收益,而忽略了对后续商标使用的监督和对自身品牌声誉的维护,导致不少贴牌企业成为“披着老字号的狼”,伤了消费者的信任,加速了品牌的口碑崩塌。

  老字号不该只剩“步履蹒跚”的样子。据有关电商平台统计,今年“双11”开启当天,有85个国货品牌一开卖就破亿,超过7万个国货品牌在首日成交量翻倍,“90后”“00后”消费者占比达74%。这些国产品牌何以被消费者宠溺?大体离不开两条:产品层面坚守品质和创新,理念层面追求社会责任。

  老字号想要“长生不老”,必须在理念、眼界上更上一层楼。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中华老字号的振兴,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但不论外界怎么推动,关键还要看企业自身的努力。

  老字号,千万别“倚老卖老”。

责任编辑:郭建

  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当时的许文骏或许不会想到,一次看似简单的“北上”,却让他收获了爱情与事业。如今,距许文骏开办文林社区卫生服务站已过十五载,来自台湾的“许大夫”一直致力于基层一线医疗服务。

  《无名》在预售阶段表现强劲,背后有粉丝助推的原因,张洁说,粉丝会把影院已经开出的场次边角买一两张:“这样这场就会被锁定,不会因为没有人看片,只放一个开头自动跳掉。他们为了避免这个情况,把边边角角的位置买好,好的位置留给普通观众。”影片上映后的表现,还要看它能否吸引普通观众入场。

  对数千名在零点广场观看中国春节庆祝活动的中巴民众而言,这确实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夜晚!

  美团数据显示,截至1月16日,订单量较去年春节同比上涨超过100%。飞猪《2023年春节出游风向标》显示,中长线游需求持续恢复,跨省游订单占比已超八成。

  线路民警深入沿线集贸市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发动群众共建平安铁路,共度祥和佳节。一位穿着“红火”的大妈拎着楹联福字,从民警手中接过法治宣传单页,念着“平安符”,把“平安福”带回家。

  据李平介绍,杭州暄和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暄和·吴山居,客源以江浙沪的居多,但也有来自广东、福建等地的客人,他们都盼望着在杭州,过一个有特色、不一样的春节。

陈伟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