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台湾经济“跛脚荣景”非民众之福

来源: 中国网推荐
2024-06-15 16:38:06

  中新社北京6月14日电 题:台湾经济“跛脚荣景”非民众之福

  中新社记者 容海升

  近来,台北股市在人工智能(AI)与半导体话题加持下持续大涨,台统计部门也大幅上修台湾今年经济增长率至3.94%。不过,科技与新兴产业热潮之下,传统产业遭遇的寒流在加剧。

  台湾产业失衡见诸出口统计。全球AI与新兴科技应用需求,显著带动台湾出口表现,但其他产业出口连连下滑;台湾产业失衡亦表现在股市,台积电股价不断攀升,AI概念股一路高歌,但这类股票只占台北股市约三成,另外七成个股则陷于低迷。

  电子产业的荣景,并无普惠意义。据统计,台湾制造业就业人口约290万,其中电子相关产业约81万,占27.9%。台湾总就业人口约1150万,电子相关产业只占总就业人口的7%。岛内舆论忧心,愈发严重的畸形发展,将导致传统产业持续萎缩,进而影响就业者的生计。

  台湾全年CPI已连续第3年冲破通胀警戒线,随着物价上涨,许多民众感受到“股市好,但我的日子却不好”。2021年,台湾拥有财富最多的20%家庭与最少的20%家庭,贫富差距已达66.9倍。岛内学者指,台股指数站上20000点大关后,更扩大了贫富差距。

  需要指出的是,电子产业的发展固然与科技和产业链等因素有关,但同样离不开庞大的市场。大陆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由于民进党当局意识形态当先,拒不承认“九二共识”,操弄与大陆“脱钩断链”,对大陆商品采取歧视性、不公平做法,大 陆有关部门不得不中止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部分产品关税减让;同时,台湾也未能加入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区域经济组织,关税压力将进一步削弱岛内传统产业竞争力。

  台湾要摆脱产业失衡困境,解药近在海峡另一边。近年来,大陆新兴科技蓬勃发展,传统产业升级转型,蕴藏着丰厚发展机遇。近日,台湾最有影响力的工商团体之一——三三企业交流会组团赴陆参访,进一步表达台商扎根大陆发展的信心,强调“九二共识”是两岸交流的重要基础。

  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会见参访团时表示,大陆方面将一如既往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完善惠及台胞台企的政策措施,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助力大家率先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机遇和成果。

  后经法院宣判,王勇收受财物9047万余元,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童道驰收受财物2.74亿余元,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过去三年,全球抗疫之路充满艰辛,如同一场马拉松。中国始终用防疫原则的不变性、防疫措施的灵活性主动应战。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三年中国因时因势采取的每一项防控举措,都在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都是为了争取更多主动权和应对空间,都是要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企业有临期管理措施但规则不统一

  据介绍,《欧洲时报》致力于法中交流与友好事业,促进华人融入法国社会,春节期间定期推出法文特刊,向法国人介绍中国文化,向中国人介绍法国、欧洲文化。《欧洲时报》还与法国知名周刊《巴黎竞赛画报》合作出版多期中国特刊,介绍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变化。(完)

  广东省体改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分析,2022年的经济增速较低,基数低,因此在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2023年各地的经济增速肯定都会显著高于2022年。

  同时,该机构通过追踪全国83城232个重点商圈人流量数据,构建了线下商圈消费热度指数,发现12月该指数也呈现先降后升走势,目前已达96.6,较12月低点提升28.7个点,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重点城市在内的全部83个城市指数均已企稳回升,商场往日热闹繁华的景象正加快回归。

蔡宛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