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不买工伤保险要担责

来源: 好奇心日报
2024-06-20 16:17:26

  2022年3月,张某经人介绍到陕西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工作,在工地做焊工,工资为每天400元。同年5月19 日,张某在工地焊接管道时受伤。2023年5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人社局作出工伤认定,确定张某为工伤。同年10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认定被告张某因工伤残十级。

  张某持两份认定向公司要工伤保险待遇,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张某申请仲裁。仲裁裁决该公司与张某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并向张某支付十级伤残费用共27万余元。

  该公司不服,诉至哈密垦区人民法院。该公司认为,公司是合法承包施工项目,由冯某带领农民工从事劳务施工,而不是将项目转包分包给冯某。而且,张某在认定工伤时,隐瞒了自己受冯某雇佣事实,因此公司对张某不承担工伤赔偿责任。

  一审法院认为,张某在工作时受伤,已被认定是工伤,并鉴定为因工伤残十级,该建筑公司应当承担张某的工伤保险责任。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发生工伤的,所有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费用均由用人单位自行承担。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行为法学会金融法律行为研究会副会长王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个罪名的设立背景很特殊,1997年,提交到全国人大审议的刑法修订案草案中,并没有高利转贷罪。但在两会讨论期间,有来自银行界的人大代表主张增设这项罪名。他们的理由是,在贷款发放后,很多申贷人没有将其用于申请时所称的用途,而是高利转贷他人,吃利息差。

  他表示,在这类案件中,如果金融机构发现贷款合同中写的用途是虚假的,仍然继续放贷,数额在200万元以上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金融机构相关工作人员就涉嫌犯违法发放贷款罪。

  赵女士提到,有人不停根据电话加微信,加了至少有200多个。因为与丈夫处于失联状态,自己只好把所有需求、求助电话都记下来,不停在多个微信账号的朋友圈发,祈求借助自己几万人规模的朋友圈,能够让救援队早日看到这些信息。

  1日下午,丁道师去了包括保安庄村在内的十多个村子,一直到他离开时洪水均处于可控的状态,当地村民未进行转移,没有出现人员伤亡。“洪水不是汹涌而下,而是经过多个缓冲区后进入村子,而且村子里有很多条道路,所以洪水是平缓地流下来的,水位上升相对缓慢。”他称。

  8月1日这一天的最后,吴婷和她的两个孩子得到了救援,然而为了把救援机会给小孩,她的丈夫、婆婆和姐姐还困在新发地大石桥市场里。孩子的爸爸担心找不到她们,让吴婷和女儿的手臂上都留了自己的手机号。

  “6月份降价以后成交上来了一点儿,恢复到4月份的水平了。”张波告诉记者,目前德胜学区房的总价整体已经比3月份下降了50万到100万。7月截至23日,德胜成交了33套房,最近成交量有所回升,但仍然不及预期。

林春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