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昌宁红”再续欧洲茶缘:敬世界一杯温润好茶

来源: 企业网
2024-06-08 19:02:03

  中新网法国巴黎5月23日电 题:云南“昌宁红”再续欧洲茶缘:敬世界一杯温润好茶

  中新网记者 韩帅南 胡远航

  近日,2024年“云腾四海·茗动天下”中国(云南)茶文化欧洲推广活动在法国巴黎“首秀”。活动上,一杯杯来自云南昌宁的红茶形美色艳、香高味浓,引得不少国外嘉宾品饮、称赞。

  昌宁县自古便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种茶、饮茶历史悠久。经专家考证,昌宁境内人工栽培茶树的历史,距今超过1600年。当地出产的茶叶具有生态健康、内质鲜爽、香高持久、水浸出物丰富等特点。

  “产于昌宁的红茶被称为‘昌宁红’,曾长期作为国家出口创汇的重点产品。”云南昌宁红茶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昌宁红集团”)副总裁宋刚介绍。20世纪50年代起,昌宁红茶就远销包括法国在内的欧、亚、美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还被酷爱红茶的俄罗斯人誉作中国的“伏特加”,久负盛誉。

  昌宁红具有外形油润,条索肥硕紧结,香气蜜香浓郁,滋味醇和回甘,汤色红艳明亮等独特品质,备受海内外茶客的青睐。数据显示,2023年,昌宁县共生产红茶1.68万吨,实现产值35.1亿元,产品销往俄罗斯、法国、英国、新西兰、马来西亚、日本、德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昌宁红还被作为国礼送到捷克。”宋刚说,2017年7月,昌宁红集团受邀参加“中国-中东欧基金”代表团访问捷克与波兰活动,其茶品“古树红韵”与“金枝玉叶”作为国礼赠送给时任捷克总统米洛什·泽曼,收获高度赞誉。

  “红茶起源于中国,是世界上饮茶人数较多的一种茶类,但中外茶友喝红茶的习惯却天差地别。”宋刚笑着说。

  备茶具、称重投茶、温杯摇香、沸水冲泡……这是昆明老茶人孙继军品饮昌宁红的一系列步骤,“如此冲泡,才能品出昌宁红浓醇鲜爽的滋味”。他介绍,高含量的茶黄素、茶红素还让昌宁红具有延缓衰老、保肝护骨等保健功效,“喝昌宁红,就是生态、健康的‘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而在欧洲,英国人习惯以“牛奶红茶”配上一份点心,在愉悦的心情中享受下午茶;荷兰人同样爱好在红茶中加入糖、牛乳或柠檬调味,以减轻茶叶的苦涩味;法国人则把香氛领域的专长也发挥在了茶中——在各种茶类中添加巧克力、新鲜鸡蛋、橘子汁等调味品,创造出独特口感。

  “此外,大部分欧洲消费者更喜欢方便、快捷的袋泡茶,中国消 费者则更偏向于冲泡原叶茶。”宋刚认为,原叶茶更能体现出茶叶的香气和韵味。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创作的话剧《茶馆》来到法国、瑞士等国访问演出,在欧洲掀起一阵中国茶文化热潮。此次,2024年“云腾四海·茗动天下”中国(云南)茶文化欧洲推广活动,同样以茶为媒、以茶为介,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此次活动中,昌宁红集团带着红茶、普洱茶、白茶等茶产品参展推介,为欧洲朋友奉上一杯来自云南的温润好茶。”宋刚说。

  本次活动以“美好生活·美美与共”为主题,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联合主办,包含启动仪式、茶文化产业推介会、专题音乐会、茶香沙龙、茶文化诗词分享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美食品鉴等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除在法国巴黎举行的活动,法国里昂、比利时布鲁塞尔、意大利罗马也将举办相关活动。(完)

  张聪入住时,朗悦花园北区的隔离人数已近峰值。她在24日凌晨两三点转运至朗悦花园,在车内等了2个小时才进入方舱,“前面都是排队的转运车。”当天,北京的夜间气温-5℃,车上不能空调,等到她下车时,“腿都已经冻麻了。”

  李军称,近期,感染新冠的民众较多,表现出的症状主要以发热、咽干咽痛、咳嗽咳痰等为主。其中,一些网友反映出的症状比较罕见,这可能与其个人体质或者自身状况有关,背后的原因较为复杂,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尤其是本来就有基础病的这一类人群,感染新冠并不会让其他疾病消失,在关注新冠症状的同时,也应考虑基础病等问题。

  二是 做核酸的人少了,用抗原的人多了,由于载毒量低等各种因素,会出现抗原假阴性的情况,一些无症状的感染者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阳”了;

  疫情之前,因为城市大医院虹吸效应,基层医疗机构长期留不住什么病人,诊疗收入很少。一位河南乡镇卫生院院长对《中国新闻周刊》说,疫情前,连医务人员正常工资都难以维持,还欠了药品、器械供货商的很多债务;如今,疫情又增加了很多支出,但政府对卫生院没有增加预算,全靠医院自己解决,包括防疫物资都是欠款采购的。

  “现在市面上布洛芬需求巨大,但这种需求能持久多久是个未知数。药企的药物生产准备周期很长,如果投产之后市面上布洛芬制剂短缺问题已经解决,对制药厂来说就是资源浪费和利益损失了。”李津解释道,“这种顾虑也会使一些持有文号的生产商,不会选择积极跟进这种短期需求的激增。”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调查,11月市场需求不足问题突出,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比重为55%,上升2.2个百分点,其中小型企业这一比例已经达到58.8%。

李钰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