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文化名家到访呼和浩特 推动文艺交融交流

来源: 红网
2024-06-06 03:49:54

  “下飞机的那一刻,呼和浩特的繁华让我耳目一新。”作为此次蒙古国文化名家代表团的团长,蒙古国戏曲家协会秘书长白格丽玛抵达考察首站呼和浩特时不禁感叹。

  白格丽玛是中蒙文化交流工作的老朋友,对中国有着独特的情感。“ 这让我想起1989年,我第一次带着蒙古国的流行音乐、摇滚乐团来到呼和浩特参加蒙中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活动。”

  “35年间,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两国间的情谊却一直深厚。”这几十年间,白格丽玛曾多次往返蒙古国与中国,推动两国间不同形式的文化艺术交融交流。

  从第一次两国合作制作的文艺电视栏目,到连续几年两国青少年互访……对于蒙中两国间的文化交流,白格丽玛侃侃而谈,如数家珍。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蒙古国文化名家们还将赴素有“孔孟之乡”之美誉的山东省,参访蓬莱阁、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青岛啤酒博物馆等文化场馆。

  蒙古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扎尔格勒赛罕对这次中国行充满兴趣,“我们从事的工作非常有趣,记录多彩的中国并带回国是令我非常激动的一件事。”

  这次来中国,扎尔格勒赛罕与内蒙古摄影家协会主席乌拉汗不谋而合的是,双方约定搭建一个两国摄影家交流的平台,举办摄影展互换双方摄影作品进行展览。“让两国人民更加形象地了解对方。”

  此次交流活动中,中蒙双方就共同开展演艺、影视、文博、非遗等多领域的交流活动达成共识。

  “造个船壳子并不难,难的是怎么建造一座移动的海上城市,如何把城市功能集成到船上。”陈斌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邮轮在大海航行,要经受风浪考验,要自己解决供水、供电、排污等基本问题,还要满足5000多人各种休闲娱乐需求,在有限空间实现如此繁杂的功能,邮轮建造几乎是以毫米为精度单位,“系统工程既庞大又精密”。

  言语间,砂帆子对大熊猫的一切描述都是拟人化的,去动物园并非“参观”,而是与大熊猫“相见”,一种跨越人类和动物界限的互动。“时时刻刻想知道香香在做什么,于是忍不住地不停去上野动物园。”她对澎湃新闻说道。

  “在园方来看每只熊猫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福田丰说,比如香香的爸爸“力力”,身材非常魁梧,性格沉稳而又不失温柔。妈妈“真真”的个头也有点大,我行我素,对外界比较敏锐,遇到任何事都不退缩,是个胆大的母亲。“香香”在动物园诞生和长大,作为大熊猫的各种体验或许还不充分,但是通过它对食物的嗜好,可以看出细腻的一面,比如对竹子的品种和部位都有自己的偏好。

  汪文斌称,对于你提到的问题,我可以告诉你的是,中俄在双边经贸领域保持着正常的合作交流,发展态势良好。中俄双方在多层级保持密切沟通,推动两国关系发展,并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砂帆子说,未来她一定会去中国看香香,而且在学习中文,虽然很困难,但希望到时候见面至少能用一两句中文和香香打招呼。同样的是,悠史也有去中国看香香的计划,但当下更操心香香的搬家旅途和交配。他从上野动物园网站更新的信息中了解到,近期香香正值发情期,体重下降,健康状况良好。“香香能否适应从日本到中国的长途旅行,隔离生活会不会对她造成压力,环境变化会不会影响她自然交配……”悠史心中有很多疑问。

  谈到“决定性胜利”,实际上对我们国家来说,它就是意味着我们已经经受住了这一轮疫情的冲击和考验,建立了比较好的人群免疫屏障。如果从疫情本身的特点来看,可以说这个疫情已经基本结束,但不能说它是完全的结束。现在的感染在我们国家来看,还是处在零星的、局部性的散发状态。

崔惠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