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扑多部影片,网友:再也不欠周星驰票钱了!

来源: 香港文汇网
2024-06-17 22:58:09

  中新网北京6月17日电(记者 王诗尧)日前,备受瞩目的短剧《金猪玉叶》悄然开播,这部打着周星驰出品旗号的短剧,曾被市场给予厚望。但是期待中的专业团队整顿市场的戏码并没有上演,反而质疑声四起,让人不禁想问“周星驰招牌不灵了”?

  其实不然,《金猪玉叶》上线首小时破百万播放量,靠的就是“周星驰”三个字带来的天然流量。奈何后续乏力,目前该剧平均每集播放量2100万左右,与近期争议不断的“王妈”短剧《重生之我在霸总短剧里当保姆》平均每集9000万的播放量,相差甚远。

  整顿市场or被市场整顿?

  年初,国内短剧市场迎来大爆发,造就了一个个财富神话。而周星驰“入局”短剧赛道的 消息,更是引发各界关注。

  作为一代“喜剧之王”,周星驰过去的许多电影片段,如今依旧在互联网上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直到现在“欠周星驰一张电影票”的呼声仍不绝于耳。

  然而,高期待必将伴随着高标准。《金猪玉叶》避开了短剧的热门题材霸总、重生、复仇、古装等,聚焦社会题材“杀猪盘”诈骗案。但剧情上一边想着突破“尺度”影射各种热门事件,一边又冥思苦想找角度致敬周星驰经典影片,在尤为注重情绪的短剧里,“上不去下不来”卡在中间如鲠在喉。

  观众们想看的周氏无厘头喜剧、小人物接地气的故事,是一点没看到,倒是早已被吐槽过无数次的“谐音梗”段子却随处可见。

  周星驰出品、易小星监制,专业演员主演、喜剧演员加盟,更有一众流量网红来“刷脸”,《金猪玉叶》的阵容在短剧里已经属于顶配。

  不仅如此,制作团队曾喊出要把短剧拍出电影质感的口号,即便在短视频平台播出也依旧选择横屏拍摄方式,为数不多的时长里还腾出10秒用于前情介绍,看似一切都向高标准、严要求看齐,看完发现原来是“差生文具多”。

  不在最重要的剧情上下功夫,只想着蹭名人、蹭热点、搞“形式主义”,最终只会被反噬。要知道,现在的观众早就不是随随便便能被糊弄住的人。

  眼看剧集即将过半,观众却是越看越迷糊,每集的前排热评都有“水了一集”“快进都看不下去”“就这几分钟已经如坐针毡、如芒在背”等类似唱衰言论,数据上更是明显一集不如一集。

  希望主创团队能明白,做“精品化”短剧愿景虽好,但仍需从实处着手。短剧发展至今,并非一无是处,不应带着所谓“专业人士下凡”的高姿态,只想着来一场“降维打击”,如此一来整顿市场不成反被市场整顿。

  “周星驰”三个字还能唬人吗?

  影视市场永远是“内容为王”,而周星驰能从龙套演员一路成长为“喜剧之王”,靠的也是作品给予的底气。

  然而,周星驰三个字并非“万能解药”,逐渐对“明星效应”祛魅的观众群体也对影视市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翻看周星驰转型幕后以来的作品,尽管《西游·降魔篇》《美人鱼》票房不俗,但有不少舆论认为周星驰导演作品的质量远不及其主演的电影,在明星光环日益消减之后,更是连票房红利都享受不到。

  2019年周星驰自编自导的电影《新喜剧之王》票房仅6亿多,不仅被质疑“炒冷饭”,更背上“消费情怀”的槽点。

  作为导演能够自我把控质量的电影尚且如此,就更别提以制片人、出品人署名的作品,又有几分“含星量”。

  2023年,周星驰担任制作人的动画电影《美猴王》登录海外视频平台,还是熟悉的西游题材,但观众显然已经不再买单,海内外评分均不佳。

  之后周星驰再度转换赛道,以出品人身份进入短剧市场“分一杯羹”。部分不明真相的观众,被“周星驰”三个字吸引进来,看完才发现自己“上当了”,哪里有半点周星驰的影子。

  如今《金猪玉叶》第一季高开低走,作为周星驰短剧品牌“九五二七剧场”的首部作品,并未如预期般引领短剧变革。第一炮就哑火,未来能否再借着“周星驰”的旗号引观众入场,还要打上一个问号。(完)

  引进一个“龙头”,激活一个产业。宁德沿海县市区有产值千亿级别的产业“龙头”,山区县也有百亿规模产值的产业项目,实现山海联动、全域布局。

  从融资成本来看,旭辉集团通过信托计划募集资金的利率在10%上下,而开发贷利率为“一年期LPR+0.9%”,毫无疑问要比信托计划低不少。

  随着制度建设和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医疗服务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持续提升。2022年,我国产生了一批达到或引领国际先进水平的医疗技术。以新冠疫情防控为例,基于国家重大专项积累的药物筛选、疫苗研发、临床评价的平台和团队,我国很快推动中和抗体、化药和中药等成功上市,为全球疫情防控作出中国贡献。

  这家养鸡场共有3处鸡舍,近期一处鸡舍中蛋鸡死亡数量突然增加,2022年12月30日进行的样本检测确认死亡蛋鸡感染了高致病性H5N1型禽流感病毒。

  旭辉集团退出后,杭州丰惠和杭州丰麦分别认缴出资247.5万元,各自持有杭州旭辉49.50%的股份,代替旭辉集团成为杭州旭辉前两大股东。

  中方不仅直指病灶,更提出解决办法。从“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再到构建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全球经济复苏伙伴关系,以及大宗商品合作伙伴关系、稳定和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倡议、国际粮食安全合作倡议……中国的应对之策始终从团结合作出发,提出具有战略眼光和长远考量的全球治理方案,既聚焦当下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也关注人类未来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

张伶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