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俄罗斯:通向现代化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莫斯科举行

来源: 猫眼娱乐
2024-06-22 11:01:21

  甄占民在致辞中表示,当前,中俄两国都以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民族振兴为目标,在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当今世界面临多重挑战,危机交织叠加,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来到历史的十字路口。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才能实现现代化,已经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中国在现代化发展历程中进行了长期探索,也经过了数代人的不断努力,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中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也将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提供新的方案,为人类社会现代化理论和实践作出新的贡献。

  伊万诺夫在致辞中称,俄中两国之间的科学协作具有悠久历史,现今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两国科研学术机构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合作领域不断扩展,合作水平显著提升。两国的科学合作既涵盖基础科学领域,也注重应用技术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将为两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提供坚实助力和科技支撑。

  与会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与发展过程体现出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特征,该体系建设的成效带有完整性、先进性和安全性特点。新质生产力是中国今天和未来推动经济增长的一 个底层逻辑。对各国而言,要保持经济长期增长,必须要加强相互合作。政治互信和经贸互补促使中俄合作持续走深走实,新发展理念推动中俄产业合作提质增效。

  李东方说,此类敏感个人信息的储存、传输、分析、转让、删除等环节,也应当满足更为严格的要求,如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22年出台《信息安全技术 人脸识别数据安全要求》等,切实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成绩来之不易。”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倪建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2年以来,面对疫情散发多发、极端高温天气等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反复冲击,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中国GDP增长3%,经济减速但并未失速。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持续提高,意味着中国的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国际影响力、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国发展基础更牢、发展质量更优、发展动力更为充沛,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空间广且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编辑丨崔雅华

  如何让三河村摘掉“穷帽子”?这个问题曾困扰了李凯很多个日夜。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三河村逐渐探索出了“短、中、长”结合的发展道路。

  来自云南昭通的杨敏告诉记者,“许红豆”从大都市忙忙碌碌的日子到适应悠闲生活的过程很温暖也很治愈,“谢之遥”在创业过程中帮助村民乡村振兴,非常激励年轻人,找回自信,找到重新生活、重新出发的力量。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26日援引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的话报道称,俄罗斯将西方国家向乌克兰提供坦克等各类武器的行为视为其直接卷入冲突。

陈宜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