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人员为解决类脑智能芯片材料疲劳提供新途径

来源: 秀目传媒
2024-06-08 17:03:57

  该科研成果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发表。电子科技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电子科技大学光电科学 与工程学院教授刘富才为共同通讯作者。

  据了解,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对算力的需求激增。传统芯片存储单元与计算单元的分离,从根本上限制了芯片计算速度和能效的进一步提升。构筑存算一体架构的类脑智能芯片被认为是应对当前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

  铁电材料被认为是实现类脑智能器件和存算一体架构的理想材料体系。然而铁电材料在经历反复极化切换后,极化只能实现部分翻转,导致铁电材料失效,即铁电疲劳。虽然这一问题早在1953年就已被研究者发现,但至今未得到有效解决。

  针对这一问题,刘富才教授研究团队发现新型的滑移铁电体具有天然的耐疲劳特性。这是因为滑移铁电机制与传统铁电材料的离子位移机制有明显的不同,在电场的作用下,范德华层状材料的层与层之间会产生整体滑移,同时层间发生电荷转移,进而实现面外极化翻转。

  器件表征结果显示,滑移铁电器件在经历高达百万次的疲劳测试后,器件的转移特性曲线、动态及静态电学输运曲线几乎不发生变化。这一结果充分证明滑移铁电器件优异的抗疲劳特征。

  四、山姆的包装袋、冰袋浪费现象一直普遍存在。消费者购买多种零散商品时,收取包装费用无可厚非。但是山姆在配送无需包装袋,可以直接手提的箱状产品时默认收取包装费,并且重复套袋的浪费现象是否可以避免。

  <strong>创新将数字化改革成果用于军人军属服务保障——</strong>

  镀膜、光刻、刻蚀、精密调阻、封装、测试……2月2日晚,重庆北碚区,斯太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仍是灯火通明。繁忙的生产线上,技术工人们身穿防尘服,熟练有序地进行着各项工作,一粒米大小的芯片,需经过近100道工序才能完成。

  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业发达。原本,刘家维也可以和哥哥姐姐一样,到银行上班。“其实还蛮挣钱,只是我更喜欢开飞机。”刘家维说,除了坚持梦想,他也喜欢飞行员的工作状态,虽然忙,但井然有序。

  气温方面,未来一周冷空气活跃,两次冷空气过程接连来袭,加上雨雪天气频繁,北方气温多波动起伏。今明天,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中西部以及黄淮中西部地区降温最为显著,最高气温累计降幅多在6~10℃,局地10℃以上。像是银川,昨天最高气温8.2℃,今天就只有1℃了;太原昨天最高气温9.8℃,明天将降至3℃,天气比较湿冷。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

王士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