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湖泊呈持续扩张趋势

来源: 广州日报
2024-05-30 11:18:24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世界屋脊”上的湖泊未来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广受社会关注,也吸引科学家持续聚焦开展研究。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5月28日发布消息说,该所环境变化与多圈层过程团队张国庆研究员等开展的最新研究表明,过去30年,青藏高原湖泊面积扩张超过1万平方公里,目前仍呈持续扩张趋势。他们预估,到21世纪末,由于降水增加和冰川融水补给,在低排放情景下,青藏高原湖泊面积将扩张约50%(增加约2万平方公里),水位上升约10米,水量增加约6520亿吨,水量增量是过去50年的4倍。

  这项青藏高原湖泊研究的重要成果论文,北京时间5月27日夜间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上线发表,将为青藏高原未来规划提供科学指导。

  论文通讯作者张国庆研究员介绍说,青藏高原被誉为“亚洲水塔”,分布有地球海拔最高、数量最多的高原湖泊群,面积超过中国全国湖泊的50%以上。过去50年来,在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下,全球大型湖泊水量普遍减少,而青藏高原湖泊在气候暖湿背景下呈现快速扩张,这种扩张加剧了湖水淹没灾害的风险以及草地和湿地等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此前,已有相关模型被用于青藏高原湖泊未来变化研究,由于时空异质性差异等因素的限制,这些模型对单个湖泊未来预估的适用 性仍然有限。另外,一些研究侧重于特定的大型湖泊或单一案例,未能涵盖整个高原湖泊的未来全面变化及对其的广泛影响研究。

  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博士生许凤林表示,基于此,研究团队在本项研究中通过构建通用的湖泊模拟框架,并结合野外调查和遥感观测,预估了2021至2100年共享社会经济路径情景(SSPs)下青藏高原内流湖的面积、水位和水量变化,并评估了湖泊未来变化对流域重组、基础设施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青藏高原北部的湖泊扩张最为显著,在高排放情景下,面积扩张将翻倍;中部的湖泊面积将扩张超过50%;南部的湖泊过去为萎缩态势,将在近期转变为扩张。青藏高原湖泊的快速扩张将直接改变湖盆的水文连通性,预计约有23%的流域会发生重组。

  此外,青藏高原湖泊的扩张还会增加湖-气交换,可能会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进而加剧全球变暖。

  张国庆指出,未来,青藏高原湖泊水量的增加将导致湖水盐度下降,进一步改变湖泊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度和营养结构。同时,因湖盆流域重组而新形成的河道也会扰乱高原动物迁徙等。因此,青藏高原迫切需要实施更加有效的可持续管理措施,以减轻对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完)

  执笔:周文彰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最近的这次出游是3年来最自由、最不受约束的一次,所以几位受访者都表示,优先考虑的是自身的体验与感受,性价比可以暂时往后排,颇有些“报复性”旅游消费的意味。与此同时,旅游地住宿、出行、游玩项目等方面的价格也有较为明显的上涨,被大家戏称为“报复性涨价”。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2022年寻求上市的餐饮企业,募资目的基本都是为了拓店。

  能源电子产业是电子信息技术和新能源需求融合创新产生并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是生产能源、服务能源、应用能源的电子信息技术及产品的总称,主要包括太阳能光伏、新型储能电池、重点终端应用、关键信息技术及产品等领域。

  项目负责人赵辉介绍,八里坪遗址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郑庄镇八里村与庙坡村之间,分布面积约100万平方米。2020年,八里坪遗址被列入“考古中国·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2020年11月,考古队员在遗址东北部台地断崖处发现2座墓葬,随后共发现6座墓葬,并对其中4座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葬分布较为分散,年代分别属于新石器时代和东周时期。

  东胡林人遗址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东胡林村清水河北岸,是继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旧石器文化遗址之后的又一重要发现。严为建议,北京市政府把加强遗址保护纳入全市重点工作,将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深化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以此带动遗址保护利用升级工作。同时,要加强对遗址利用的专题研究和规划,运用现代技术,扩大发掘面积或调查新的同期考古遗址并进行发掘,为后续建设国家文化遗址公园和主题博物馆奠定基础。同时,要借助主流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将东胡林遗址文化推向世界,有效扩大中华优秀文化影响力。

梁伟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