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看“春晚”买同款 线下看攻略玩家乡,这届年轻人过年有法宝

来源: 齐鲁壹点
2024-06-03 07:52:33

  线上看“春晚”买同款,线下看攻略玩家乡

  这届年轻人过年有法宝

  羊城晚报讯 记者沈钊报道:线上看春晚买同款,线下看攻略游家乡……今年春节,“互联网原住民们”掏出了过年新“法宝”。记者2月10日从各平台获悉,除夕春晚期间,淘宝上章若楠同款粉色毛衣不到10分钟就售罄,京东上马丽同款白色大衣不到一小时就已缺货;在美团、大众点评上,全国城镇吃喝玩乐笔记近三天浏览量环比增幅达300%,不少中小城市本地消费三日环比增幅超过200%。

  春晚可以说是新年的第一个流行风向标。每年除夕,“春晚同款”话题总会被人们津津乐道。在春晚小品《那能一样吗》中,章若楠身穿彩色扣子粉色开衫亮相,俏皮可爱,1分钟内有数十万人用拍立淘搜同款、超5000人加入购物车。小品开演不到10分钟,同款就售罄了,商家紧急补货后又再次售罄。

  “春晚汉服”也火上淘宝热搜。中国传统纹样创演秀《年锦》让“汉服四美”刷屏,像李沁身上内搭汉服就是淘宝店瞳莞汉服工作室出品的。目前同款已售罄,商家正在补货中。节目中多位伴舞身上的汉服也是淘宝店铺的原创设计款。

  来自京东的数据则显示 ,“90后”“00后”频频下单,成为春晚期间下单量最多的人群,占比达55%。广东、北京、江苏、山东、四川下单量排名前五。“明星同款”是服饰品类当之无愧的带货主力:马丽春晚同款白色大衣卖断货,章若楠春晚同款毛衣搜索量环比增长21倍 ,于朦胧春晚同款劳伦斯·许礼服等关键词搜索量环比增长20倍,张天爱春晚同款口红搜索量环比增长10倍。各类特色节目也带动汉服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325%、新中式服饰同比增长215%。

  返乡游玩潮带动本地消费

  对于大部分常年在外的打工人来说,故乡是“最熟悉的陌生目的地”。今年春节,一批常年在外的年轻人不再扎堆旅游,而是选择依照线上攻略,重新认识家乡。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近三天,全国城镇吃喝玩乐笔记浏览量环比增幅达300%,新增笔记数增幅超过120%。

  在上海工作的汕头人卢敏介绍,平台上的笔记攻略、本地人推荐榜单、门店线上页面等内容,让她能够趁着假期,重新找到记忆里的故乡生活场景。记者采访发现,与卢敏一样,各地返乡年轻人都在通过春节本地游,重新认识故乡。

  兔子再出场滋生了“狡兔三窟”这个成语。预备三个洞窟是兔子的生存之道,弱势者总是变着招数确保不成为强者的美食。把兔子的生存之道,大化为人的生存之道是冯谖的智慧。李白有诗写道:“孟尝习狡兔,三窟赖冯谖。”听起来有点奇葩,可冯谖就是东周列国史上的一个奇葩。这个奇葩去孟尝君那里当门客时一贫如洗,还自称没啥本事。所幸孟尝君不嫌弃,收留了这个谦称无能的人。《战国策》记载,没几天冯谖竟然“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他嫌没有鱼吃要走,孟尝君得知即供他鱼吃。他又说出入没有车,孟尝君给他车坐。他接着说无法养家,真是得寸进尺呀!孟尝君给他钱奉养老母,他才安心住下。孟尝君每年都要派人去所封的薛地收债,这年冯谖自愿前去办理。办理的结果是将所有的债据付之一炬,获得“民称万岁”。回来复命说买了个仁义,孟尝君很不高兴。哪知时日不长,孟尝君被罢相,只能回归薛地。民众闻知,扶老携幼,夹道欢迎,孟尝君这才明白仁义比金钱宝贵,对冯谖大为赏识。

  今年也不例外。除了腌笃鲜,卢威还和家人采购了草鱼、糯米、豆沙等食材。“草鱼用来做上海熏鱼。一条草鱼剃去鱼刺,可以做8到10块熏鱼,正好够一家人吃。糯米和豆沙用来做八宝饭,这是老家过年必吃的一道甜点。我们手艺有限,就做简易版的,将蒸得软软糯糯的糯米掺上一点猪油,再和细腻的豆沙搅拌均匀,撒上一些干桂花,吃起来非常香甜。”

  让方绮云惊喜的是,预订年夜饭的顾客中,除了当地华侨华人和中资企业员工,还有不少秘鲁人。“这些年,许多秘鲁人也爱赶热闹,和我们一起过春节。这次,我专门给秘鲁顾客预留了几桌年夜饭,还包了藏着硬币的饺子。春节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我们一起欢欢喜喜过大年!”

  动画电影《深海》由《大圣归来》导演田晓鹏历时7年打造。《深海》在奇幻冒险的外壳下,展现对于“生命”的探讨。女主参宿是一个生活在每个人身边、却又普通到容易被忽视的小女孩。观众极易在《深海》找到共鸣:希望每个人都能解开“心结”,找到“生命的出口”。《深海》首创“粒子水墨”技术并应用于全片,第一次实现中国传统水墨与主流三维技术的绝佳结合。为让第一张画稿动起来用了两年,每帧画面粒子数量达数十亿,单帧渲染时间需要一个小时。

  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取得积极成果,深入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开展生态保护和气候变化领域的南南合作……新时代十年,中国为维护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我们更希望通过年俗体验,让更多本地年轻人、来广定居的‘新广州人’以及游客关注到广府文化、关注传统非遗文化,让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广州市荔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府年俗文化不仅有着美好的寓意,更是广府文化重要的一部分。让年轻一代认识传统、了解传统、感受传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重要的一步,更是使文化自信扎根在人民心中重要的一步。

陈俊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