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无家可归者人数不断增加,住房问题成为选民关注的焦点

来源: 伊秀女性网
2024-06-20 05:14:08

  英国无家可归者人数激增是住房危机的另一个症状,住房危机在下个月大选前将这一问题推上了政治议程,活动人士表示,主要政党在提供可负担的住房方面做得不够。

  根据对317 个地方当局数据的分析,2023 年,英格兰各级议会报告称,无家可归者人数接近 90000 户,这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些数字使英国成为无家可归者人数最多的国家。

  在里希·苏纳克领导的保守党执政的 14 年里,露宿者的数量也有所增加,而房价和租房成本也飙升。这些数据凸显了人们对当局无法为所有符合法律要求的“非故意无家可归者”提供住所的担忧。

  “英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崩溃,”约瑟夫·朗特里基金会 (Joseph Rowntree Foundation) 住房和土地首席政策顾问达伦·巴克斯特 (Darren Baxter) 表示,该基金会是一家致力于减少贫困的无党派慈善机构。“许多人住在私人出租的住房中。这意味着他们不仅要面对不断上涨的租金,还要面对私人租房带来的结构 性不安全感。”

  住房短缺——无论是私人市场还是政府补贴的所谓社会住房——都是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需求之一——从国防到医疗保健和交通——这将使苏纳克或工党领袖基尔·斯塔默在 7 月 4 日大选后面临艰难的决定。

  由于抵押贷款利率飙升和新建筑缓慢下降,买房变得越来越难以负担,住房问题已成为一个导火索。根据 YouGov Plc 的民意调查,这是选民最关心的四大问题之一,最近已超过环境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工党在民调中领先约 20 个百分点,承诺在未来五年内新建 150 万套住房,并成立由副党魁安吉拉·雷纳 (Angela Rayner) 监督的跨政府“终结无家可归者单位”。保守党承诺新建 160 万套住房,并采取行动解决露宿街头的问题。

  但租金飞涨和社会住房短缺迫使更多人流落街头和寻找临时住所,因为地方当局无法满足有资格获得补贴住房的人的需求。

  “这场危机的根源在于市场供应根本不足,”租房者改革联盟的竞选经理汤姆·达林 (Tom Darling) 说。

  两党都没有概述他们将如何实现建设目标,其中大部分将来自私营部门开发商。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估计,该国每年需要 90000 套新的社会住房,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

  “事实胜于雄辩,”租房一代的竞选经理康纳·奥谢 (Conor O’Shea) 说。 “工党宣言中提出的方案能够带来积极的变化。”

  1919 年,成千上万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士兵归来,需要住所,议会首次要求政府提供住房。国家为劳动人民提供住房的责任不断扩大,导致英格兰有 400 万户家庭(占总数的 17%)住在社会住房中。这一比例紧随住在私人出租屋中的 19% 之后。超过三分之二的人住在自住房中。

  地方当局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将社会住房出租给符合条件的租户,通常是低收入者。这对社会和财政部的好处是,住在社会住房中的人通常会在自己的家中住更长时间,房租花费更少,工作也更稳定。

  但社会住房存量已经缩减。随着拆迁和购买权的实施,供应量下降——这是保守党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于 1980 年推出的一项计划,允许租户以市场折扣价购买他们居住的政府拥有的房产。如果工党赢得大选,他们将计划审查该计划。

  由于缺乏足够的社会住房存量来容纳不断飙升的等候名单,许多潜在的社会租房者正在私营部门租房。通过将最脆弱的租户推向私营部门,短缺使越来越多的已经在努力应对生活成本危机的人口担心他们很快就会无处可住——民意调查显示选民对保守党政府感到愤怒的原因之一。

  “有大量人的收入根本无法负担目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房价,”Alma Economics 董事总经理 Nick Spyropoulos 表示。“从根本上说,有人住在他们负担不起的房子里。”

  私营部门正在加剧这一差距。英格兰银行决定将利率提高到 16 年来的最高水平,财政部对房东减税的严厉打击,促使业主抛售房屋,减少了可供出租的房屋供应。

  “在几年内多次背井离乡所带来的人力和财务成本确实非常高,而且影响的人口范围比 10 年前要广得多,”巴克斯特说。

  有争议的是,房东只需要提前两个月通知房客即可驱逐,活动人士表示,这段时间太短,许多人来不及找到其他住处,导致无家可归现象增加。保守党曾在 2019 年的宣言中承诺改革这一政策,但在议会解散选举之前未能做到这一点。

  “很遗憾我们没能做到这一点,”苏纳克周三上午在 LBC 上表示。

责任编辑:杨淳端

  不过对于国羽来说,决赛对阵韩国队,在体能上落于下风。因为国羽20日晚开始的半决赛,一直打到凌晨12点才分出胜负,此时距离决赛上演只剩14个小时。

  如2022年财政收入下降2.1%的上海虽然拥有基数较低的优势,但仍然认为,经历疫情冲击后,企业经营持续承压、保链稳链持续承压、稳岗就业持续承压,财政增收基础还有待进一步稳固。

  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从组织团队、训练,到参加各种比赛,融入海外的训练生活,张志磊用他近乎逆天的稳定性,一步一个脚印地适应外面的世界。在远离家人的异乡环境,并没有年龄优势的他,承受着外界对他的各种猜疑甚至误解,以及生活中的不如意。他依旧日复一日地训练,他相信,只要这样一拳又一拳,一定能够打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而最终,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之下,命运也真的眷顾了他。

  1993年,美国的超导超级对撞机(SSC)项目彻底被国会取消,这对美国高能物理界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挫败,而对丁肇中个人,则是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齐格勒问他,如果SSC顺利通过,是否他永远不会参与AMS,他说,很有可能。

  2023年4月16日,英国伦敦铜盒竞技场,裁判宣布,中国拳击手张志磊战胜世界拳击组织的(WBO)过渡拳王乔伊斯,成为新一届的过渡拳王。在热烈的欢呼声中,这个一直保持专注神情的“大个子”才刚刚从比赛中抽身出来,他下意识握紧双拳呼喊,回应人们对他的致意,汗水慢慢流下额头。而身后那条金腰带,他还没有顾上多看一眼。

  但这并没有改变丁肇中的想法。和此后的很多次一样,他选择相信自己。他跑到愿意接收他的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研究所(DESY),仅八个月后,就有了结果:电子的半径比10-14厘米要小,这意味着电子还是“没有体积”,抑或更准确的表述是无法测量,量子电动力学是正确的。又过了几个月,在一场讨论QED的国际高能物理会议上,哈佛、康奈尔团队各自做了长长的报告,丁肇中突然站起来向主持人提出,能否给他10分钟做一个简短报告。他用扎实的实验数据成功反驳了哈佛、康奈尔团队。后来,丁肇中收到了莱德曼寄来的20美元。

林俊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