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播+|中部地区崛起 总书记强调发挥两个“优势”

来源: 齐鲁晚报网
2024-05-30 10:31:42

proumb+18「ところでお茶の水に何があるの」  为敦促发动侵略战争的日本尽快投降,美国于1945年8月6日和9日分别向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长期以来,日本把自己描绘成二战特别是原子弹轰炸的“受害者”,却很少提及遭到原子弹轰炸的历史背景,更没有提及日本二战期间对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带来的残酷伤害。AvSeyo-UTsH8dnJFqMOKvAfRHX66-联播+|中部地区崛起 总书记强调发挥两个“优势”

  联播+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若干政策措施》,释放出奋力谱写中部地区崛起新篇章的积极信号。会议强调,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取得新的重大突破,要充分发挥“科教资源集聚的优势”和“区位优势”。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覆盖全国十分之一的土地,贡献全国五分之一的经济总量,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其优势之一,就是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

  中部地区有700多所高校,在校生占全国的30%;有8.2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国总数的21%;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占全国比重分别达27.3%和17.8%。

  此次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充分发挥科教资源集聚的优势,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原创性科技攻关。

  中部地区这个“脊梁”能不能更硬一点,很大程度取决于科技创新能力有没有得到提升。盘活资源,把科教优势转化为创新动能,是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题中之义。

  两个多月前,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时,总书记就特别叮嘱,要发挥中部地区科教资源富集的优势,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充分发挥科教资源集聚的优势,既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也要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

  这些年,总书记多次到中部地区考察,引领推动中部地区将科教资源集聚的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他与在校师生、科研人员共话创新,勉励学校“在人才培养和创新领域取得更加骄人的成绩”。2022年湖北之行,在一家企业看到聚集了不少精英人才,大家都很年轻,充满活力,总书记很高兴。他说科技创新,一靠投入,二靠人才。

  在湖南,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企业与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共同建设全球第一台“视频超算”,“一顿饭的工夫”就能完成一条4K广告片的渲染;在安徽,一群中科大博士怀揣“科技报国”雄心,从十几个人、不到一百平方米的办公室起步,进军量子科技产业的“无人区”……

  如今的中部地区,科教资源集聚的优势正转化为澎湃动能。2019年至2023年,中部地区生产总值由21.8万亿元增长到27万亿元,创新驱动成效显著。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也是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关键一招。

  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此次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发挥区位优势,加强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不久前,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所提的要求——加强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强化中部地区的大通道格局。

  众所周知,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体系承载的,不仅是人流、物流,更是信息流、资金流。加强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对中部地区而言,既是重大责任,也是巨大机遇。

  交通枢纽优势再造,意味着经济版图重塑与扩张,中部地区大有可为。这份信心和底气,来源于河南建成全国首个“米”字形高铁网,来源于湖北鄂州拥有全国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来源于湖南长沙“四小时航空经济圈”逐步成形,来源于公路四通八达、铁路便捷高效、“空中丝路”联通全球、万里长江昼夜通航。

  新时代,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多个区域发展战略在此叠加交互。“要加强与其他重大发展战略的衔接,更好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这是总书记对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提出的要求。

  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总书记明确要求中部地区“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对接,加强与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融合联动”。

  当下,安徽依托长三角一体化,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实现转型升级;河南、山西深度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湖北、湖南、江西积极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科教资源集聚的优势、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必将为中部地区崛起注入源源动力。

  总监制|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王敬东

  主 编|李璇

  编 辑|蔡纯琳

  视 觉|陈腾

  校 对|刘禛 孙洁 宋春燕 李英 卓 娄郝

  出 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澳门地形多低矮丘陵,无河流湖泊,可蓄地表水条件差,不具备建大中型水库的条件,淡水资源奇缺。从地理位置上看,澳门又位于西江入海口,地处咸淡水交汇的区域,咸潮沿磨刀门水道上溯淹没取水口,成为枯水期影响澳门供水的最大威胁。

  据江北区市场监管局食品流通科科长沈虹介绍,目前,专项抽检工作已经覆盖了该市场的八大交易区,检测总批次数达33批次,“接下来,还将继续加强监管力度,最大程度确保春节期间食品安全。”(完)

  黄穗文表示,大藤峡建成后蓄水量已经足够保障澳门用水安全。“原来从内地调淡水到澳门需要一个多星期,如今大藤峡开闸放水后只需3天,澳门市民就能用上来自西江的淡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