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非遗与旅游融合 促人气财气两旺

来源: 人生五味
2024-06-11 02:19:12

  中新网昆明6月8日电 题:云南非遗与旅游融合 促人气财气两旺

  作者 黄兴鸿

  纳西族东巴画、白族扎染、傣族手工造纸、豆末糖、豌豆粉、德昂族酸茶……6月8日,云南省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七彩云南·非遗购物节”昆明市博物馆的活动现场,全省16个州市的50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展品琳琅满目,300余件非遗实物现场展览,吸引市民驻足。

  “今天认识许多非遗展品,收获很多。”观看展览的昆明拓东二小六年级学生蔡宜辰如是说。

  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该省积极促进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让许多非遗项目产品实现人气财气两旺。

  “德宏的德昂族酸茶选用头春茶制作,经9个月以上的发酵,品茗时酸中带甜,回甘生津。”展销酸茶的杨丽华称,她家酸茶年产量约20吨,以前靠线下销售,近年来线上销售增多,到今年约占三成。

  陈光林是玉溪青花瓷烧制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他介绍,因旅游 带动和政府支持,现在青花瓷从业人员大增,种类也更为丰富,线上销售也渐成主流。“2023年,我家线上销售仅占三成,今年则达到七成。”

  昆明市斑铜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碧、红河州建水紫陶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黄倩均表示,在保护传承好传统技艺的同时,他们也通过研学、授课、电商等做好宣传,电商销售呈逐年增长趋势。黄倩称,今年到她家开展研学的游客有望突破6000人次,紫陶线上月销量逾5000件,约占总销售70%。

  据介绍,在推进旅游与非遗深度融合中,云南通过开展非遗进景区、进酒店、进民宿,推出非遗主题旅游线路,举办“云南非遗伴手礼”评选等活动,为非遗的传承发展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和独特的旅游体验。

  截至目前,云南省“格萨(斯)尔”“傣族剪纸”“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全省国家级、省级、州市级、县(市、区)级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分别为127项、686项、3015项、7766项,四级代表性传承人分别有125人、1419人、3568人、12563人。此外,迪庆州、大理州入选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云南非遗项目得到保护传承的同时,不断结合市场,创新推出文创产品等,深受市场欢迎,发展后劲十足。

  据统计,2023年,红河州建水县的建水紫陶生产销售企业和个体户达2650户,从业人员逾4万人,年产值达70亿元。而楚雄州的彝绣产业,10年来增幅较大,2012年至2022年,该州绣娘人数从2.75万人增加至5.7万人,彝绣产值从2012年的0.2亿元增至2021年的2亿多元。(完)

  冰雪画卷继续铺展,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生动样本。利用好宝贵的冬奥物质、文化和人才遗产,实现“可承受、可收益、可持续”的办奥新模式,已然勾勒出清晰模样。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宁德2月4日电 (周桂婷 魏慧玲)3日,走进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富溪镇,一排排红灯笼、一张张喜庆的“福”字、一个个新春福文化景观小品,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福”文化氛围。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哈尔滨2月4日电 (记者 姜辉)4日,由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滑冰协会、黑龙江省体育局、哈尔滨市体育局、哈尔滨市松北区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九届全国大众冰雪季启动仪式全国主会场配套赛事活动·哈尔滨站暨“冰轮之星·滑起来”中国·哈尔滨全国大众速度滑冰马拉松在哈尔滨市启幕。

  新能源车成为出口增长点

  本次演出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州市人民政府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视听新媒体中心联合主办。演出在福州设立主会场,由福州海峡交响乐团联合中央歌剧院、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哈尔滨交响乐团、深圳大剧院爱乐乐团、中国广播电影交响乐团等乐团以及香港歌剧院等台港澳的艺术家共同演出。整部作品由序曲《海的记忆》、四个乐章《故园依稀》《红烛喜娘》《孤影离愁》《同源血脉》及尾声《海峡梦圆》组成,通过海峡两岸数十年来的岁月变迁,从家园、亲情、爱情及乡愁等诸多角度,展现出从骨肉分离到共盼统一的浓浓情愫。

  峨山县位于云南省中部,有“临郡岩邑,省会南藩”之称,是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完)

林俊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