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放末梢”到“开放前沿” 中国西部成为全球投资者新“淘金”热土

来源: 舜网
2024-06-02 06:28:54

  欧莉娅的企业致力于将白俄罗斯牛肉、鸡爪等特色农产品引进到重庆等中国西部城市。“重庆所在的中国西部地区拥有巨大发展潜力。”欧莉娅说。

  曾经封闭落后的中国西部地区,正从“开放末梢”崛起为“开放前沿”,其蕴藏的市场新机遇吸引着全球投资者的目光,新的“淘金热”正在这里出现。

  先天区位劣势不复存在

  相比东部沿海,西部地区开发开放较晚,曾是封闭落后的代名词。

  以重庆为例,以前产品出口不得不“西辕东辙”,向东经沿海地区“漂洋过海”,要么通过空运。“豆腐等成了豆腐乳”,“豆腐运出了肉价钱”,令投资者望而却步。

  13年前,中国首条中欧班列线路“渝新欧”在重庆诞生,西部地区首次实现向西经陆路直达欧洲,与欧洲的时空距离从40多天缩短至12天左右。

  中欧班列的诞生是一个重要开端。中国深入实施的“一带一路”倡议、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推动西部地区开放步伐不断加快。

  四通八达的国际物流大通道,让中国西部地区从“开放末梢”崛起为“开放前沿”。

  向东,可通过长江黄金水道出海;向西,重庆、成都、西安等西部城市均已开通中欧班列;向南,西部陆海新通道已实现西部省区市全覆盖,物流网络已拓展到全球123个国家和地区的514个港口;向北,重庆、成都等地已开通直达俄罗斯的国际班列……

  如今,中国西部地区的先天区位劣势已不复存在。中欧班列从欧洲出发,12天左右即可横贯亚欧大陆抵达中国西部;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从东南亚国家出发,15天左右即可纵贯中南半岛抵达中国西部。

  “先天区位劣势的扭转,让中国西部地区汇聚全球要素资源,直接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全球产业格局。”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际问题专家张蕴岭说。

  近年来,中国西部地区保持快速发展势头。2023年,全国经济增速前十名的省区市中,西部地区占据五席。2023年,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额达3.7万亿元,较2019年增长37%。

  作为西部地区最大的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从2019年的6.3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8.2万亿元,常住人口从9600万人增长至9853.6万人,经济增速在全国城市群中位居前列,人口吸纳能力进一步增强。

  对外资吸引力大幅提升

  崛起中的西部地区蕴藏着巨大机遇,全球投资者的目光正从东部沿海地区向这片热土聚焦,新“淘金热”开始出现。

  “曾经大部分外商选择东部沿海地区投资,现在不一样了。”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李敬说,如今西部地区物流、口岸等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提升,且拥有发展腹地广阔、生产要素成本较低等比较优势,正展现出较大的发展潜力,对外商的吸引力大幅提升。

  欧莉娅并非唯一的“淘金者”。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消费需求,正在让西部成为“世界市场”。

  本届西洽会有40个国家和地区的展商参展,白俄罗斯巧克力和伏特加、乌拉圭牛肉、韩国高丽参、巴基斯坦工艺品、马来西亚榴莲等世界各地特色产品纷纷亮相。

  乌拉圭展厅内,现煎的牛排香气扑鼻,征服了试吃者的味蕾。“中国对乌拉圭牛肉的消费量每年都在增加,相比开放更早的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增速更快。”从事牛肉进口业务的四川佑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佳键说。

  乌拉圭驻重庆领事馆代总领事瓦伦丁·图里斯说,中国是乌拉圭农产品的重要市场,中国西部更是蕴藏着市场新机遇,非常期待更多乌拉圭农产品能够来到中国西部,共享市场红利。

  来自巴基斯坦的阿拉姆,带着自家工厂生产的玉石工艺品第二次参加西洽会。“今年我们在西洽会上的销售情况比去年更好,而且找到了有意向长期购买的客户。”阿拉姆说。

  “中国西部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期,消费需求正被释放。”阿拉姆说。中国西部的重庆、四川、贵州、云南是他商业活动的主要区域,他正谋划在这些地方开设店铺,更好地拓展市场。

  本届西洽会共计签约外资项目12个、金额达267.24亿元,涉及新加坡、德国、日本等12个国家和地区,涵盖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现代金融等领域。

  比如,日本企业AFC-HD阿姆斯生命科学株式会社将在重庆投资建设190亩产品生产制造(中国)基地,布局原材料加工生产线,保健品、食品、化妆品和药品生产线,抢抓中国西部地区生命科学产业发展机遇。

  全球资本正在涌向中国西部。统计数据显示,世界500强企业中,超过300家已落户重庆、成都,数量在全国排名前列,涵盖电子信息、汽车、金融保险、商业零售等领域。

  2023年,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额达3.7万亿元,较2019年增长37%。在重庆,2023年全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87家,比上年增长44.4%;在四川,2023年全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机构)908家,外商直接投资245.2亿元,比上年增长6.5%。

  新“淘金热”也在反哺中国西部的发展。如今,重庆、四川、陕西、贵州等西部省区市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大数据智能化基地,跨境电商、整车进口、高端制造业等新兴业态也正快速成长。

  补足短板深挖发展潜力

  面对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等影响,中国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宣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推动发展潜力较大的西部地区持续扩大开放,正是中国对外开放大门越开越大的生动例证。

  展望未来,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中国西部扩大开放面临的主要挑战。多名受访外商认为,中国西部相对发达的地区集中于重庆、四川 、陕西等地,其他区域仍相对落后,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依然偏弱。

  近年来,中国实施的精准扶贫、区域协调发展等战略,让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格局获得明显改善。

  作为曾经中国贫困问题最为突出的区域之一,西部地区在2021年与全国其他地区同时告别绝对贫困。比如,西部省份贵州用了40年左右的时间,成为罕见的从极低收入水平迈入中等收入水平的地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民生建设和生态环境等方面较大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也正在加快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启动四年多来,重庆、四川携手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正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扬州市疾控中心表示,该市于2011年发现最后一例本地病例后,至今未发现新增本地感染病例,但随着出国劳务人员的增多,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一直稳居江苏省前列。

  秦宇红最近反而收到不少缺乏新冠重症病人救治经验的京外医生的求助。“他们现在经常打电话问我,这个病人该怎么治疗。”秦宇红告诉记者,“他们看着纸上的(诊疗方案),不一定会用。文字变成行动,不是容易的,有些指标,比如炎症风暴(那些医院)都监测不了。”

  遵义道桥本次155.94亿元银行贷款重组,相关银行信息并未披露。《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多途径联系遵义道桥采访资金转贷和银行贷款重组问题。但至截稿时,没有收到遵义道桥的回复。

  喜剧创作并非易事。“我们这一代人创作,习惯从生活中筛选素材。这就像淘金,一般性的题材,淘一两吨沙子,就能炼出金子,喜剧小品得淘10吨20吨沙子,才能炼出这点金子来。”

  据中国网,1月17日,国新办就202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介绍,随着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各项政策不断落实落细,生产生活秩序有望加快恢复,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将不断积聚增强。2023年中国经济目标是会整体好转的。我们分析2023年的情况,有这样一些优势条件:

  11月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这份被称为“二十条”的文件,坚定了地方政府迅速对接海外市场的信心。“通知正好是在我们筹备赴日包机期间下发的,于是我们立刻又启动了赴欧包机的筹备工作。”苏州市商务局外资处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杨俊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