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50亿元收购重启 这只算力概念股被盯上!19股上涨空间有望超30%(附名单)

来源: 扬子晚报
2024-06-02 21:20:38

本周机构最新关注个股曝光。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5月27日至31日,56家机构合计进行420次评级,共计345股被券商研报覆盖,获“买入型”评级(包括买入、增持、强烈推荐、推荐)。

利好频发

机构密集关注这些股

5月28日,比亚迪发布了第五代DM混动技术。根据官方介绍,其发动机热效率达到46.06%,百公里亏电油耗2.9L,综合续航里程达到2100公里。公司表示,公司46.06%的发动机热效率是目前的全球第一。

公司董事长王传福强调,中国的插电混动汽车已经位于“世界之巅”,去年在中国市场上插电混动车型销量同比增长85%。截至目前,比亚迪插混车型累计销量已经超360万辆,中国每卖出2辆插混车型,就有1辆是比亚迪;全球每卖出4辆插混车型,就有3辆是中国品牌。

王传福感叹:“从无人问津到全球瞩目,中国汽车终于迎来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

新技术发布后的第二天,比亚迪A股大涨超8%,此后连续两日收涨,最新报收229.02元/股,市值高达6663亿元。

去年9月叫停收购新华三的紫光股份,如今再次重启收购。

5月24日晚,算力概念股龙头紫光股份发布公告称将收购新华三少数股东股权,比例由49%调整至30%,交易作价为21.43亿美元(人民币约152亿元),同时决定终止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项,公司将利用自有资金及银行贷款完成对新华三30%股权的收购。此次比例收购新华三股权落地在即,预示着这个颇具行业影响力的收购项目又迈上一个新台阶。

据悉,新华三是紫光股份持股51%的重要控股子公司,在中国以太网交换机、企业网交换机、园区交换机、企业网路由器等市场位居第一梯队。本次收购交易完成后,紫光股份对新华三的持股比例将由51%增加至81%,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将明显增厚。

海通国际对此表示,此次紫光股份通过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新华三30%股权,提升对新华三控制权,将有望充分激发新华三的发展潜力,持续扩大业务版图;同时,也将为紫光股份带来显著利润增量与成长空间,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5股获机构上调评级

银轮股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价值量相较于传统燃油车显著提升。客户方面,乘北美新能源车企东风上行,客户多点开花;同时深度绑定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有望受益于造车新势力崛起。方正证券表示,公司安全边际见底,估值中枢抬升,与市场预期存差异,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机构一致预测19股

上涨空间有望超30%

新宙邦5月29日公告,近日,公司收到海外某电池公司《供应商选定通知书》,公司与该客户书面协议了《Nomination Agreement》,协议自2025年至2030年期间,公司向该客户供应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产品,预计将累计增加公司2025年至2030年收入约3.16亿美元。

5月30日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波兰新宙邦与欧洲某著名电池制造商于近日签订了《ELECTROLYTE SUPPLY AGREEMENT》(电解液供应协议),约定自2024年至2035年期间由波兰新宙邦向客户供应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产品。预计增加2024年至2035年收入约6.76亿美元。

连续两日,新宙邦先后披露与海外电池厂商签订长期供货协议。今年以来,新宙邦股价年内累计下跌32.44%,最新市值236.72亿元。

文章来源:数据宝

原标题:超150亿元收购重启,这只算力概念股被盯上!电解液龙头连续收获海外大单,19股上涨空间有望超30%(附名单)

  北京某新能源电池碳足迹溯源系统研发负责人 苗韧:通过购买绿证,在我们测算整个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过程中,不仅是电池的组装,也包括上游的正负极材料,各环节使用绿电都可以进行有效对冲和核算。

  “双录”是一种可回溯手段,会对销售过程关键环节和销售行为重要内容通过同步录音录像。从2021年起,山东、江西、河北、内蒙古等多地原银保监局出台举措,要求各保险机构都要进行“双录”,着力整治可回溯管理完整性、规范性问题。

  “银行业净息差水平已基本接近长期金融稳定的底线,控制银行体系负债成本势在必行,且较为迫切。”王一峰表示,“主要银行或于近期再次下调存款挂牌利率。从存款定期化趋势看,本次挂牌利率下调,仍将可能是非对称的,即长端降幅大于短端,此举有利于缓解存款定期化、长久期化趋势,同时能够减轻资金空转套利。”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8月政策性降息落地,但当月1年期和5年期LPR报价调整结果出乎市场预期,后期“调整优化房地产信贷政策”可能出台单独措施。

  听说LPR再次下降的利好消息,福建省德化友盛陶瓷公司总经理颜旭东颇为高兴:“我们刚刚从日本接下一批日用陶瓷新订单,如果能获得成本更低的资金,有助于我们进一步降低财务成本,及时采买原材料投入生产。”

  7月14日,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前几年发放的存量房贷利率仍然处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上,“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我们支持和鼓励商业银行与借款人自主协商变更合同约定,或者是新发放贷款置换原来的存量贷款。”这是监管部门首次对存量房贷利率调整作出表态。

周佳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