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魂叶落归根——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沈阳

来源: 中青网
2024-05-30 11:16:27

  中新社沈阳11月24日电 题:忠魂叶落归根——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沈阳

  中新社记者 李纯 宫旭

  “起灵!”在《思念曲》的小号声中,礼兵抬起覆盖五星红旗的棺椁绕场半周,步伐缓慢而庄重,走入陵园地宫。25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叶落归根,安息在祖国大地。

  24日上午,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下沉式纪念广场周围苍松遮天、翠柏林立,环形的烈士英名墙下摆满了黄白相间的菊花。

  雪后的沈阳,白天气温降至零下11摄氏度。“天气冷,但心里是热的。”74岁的郑继烈告诉记者,他的父亲就是一名志愿军烈士。“没有他们(志愿军)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这位老人说。

  “迎棺椁!”上午10时,安葬仪式开始,十余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战士分列甬道两旁持枪护卫。一队礼兵抬着志愿军烈士遗骸棺椁步入纪念广场,停放在“英雄如山”主题雕塑前。长眠于此的志愿军英雄是中华民族的坚实靠山,捍卫了共和国的和平与安宁。

  随后,全场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退役军人事务部党组书记、部长裴金佳致祭文。全体人员向志愿军烈士三鞠躬。27名部队官兵鸣枪12响,向英烈致敬。

  “这是我第五次参加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安葬仪式,每一次与先烈们的近距离接触都让我深受触动。”来自解放军北部战区陆军的王佳辰表示,迎回的不仅是志愿军烈士的遗骸,更是他们牺牲奉献、英勇顽强的精神。“作为一名军人,一定要在平时的训练中更加刻苦,肩负起我们这代人的责任使命,守卫好祖国的和平、人民的安宁。”

  当最后一名礼兵手捧棺椁进入地宫,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安葬的志愿军英灵达到938位。连续十年,中国从韩国迎回志愿军烈士遗骸并安葬于此。

  烈士遗骸安葬地宫后,300余名参加仪式的各界代表排起长队,绕广场一周瞻仰烈士英名墙。3米高的黑金砂花岗岩墙壁上镌刻着174407位志愿军烈士的英名,其中就有郎庆霞老人的哥哥。

  “看着这些回国的烈士遗骸,虽然没有我的哥哥,但他们都是哥哥的战友,是并肩作战的兄弟,就像我的亲人一样。”今天特意来到仪式现场的郎庆霞表示,只有国家强大,这些漂泊在异国他乡70多年的烈士遗骸才能回到祖国怀抱。

  中国退役军人事务部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烈士遗骸搜寻鉴定中心)副主任奚玉峰日前受访时表示,将按照既定工作安排,尽快提取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DNA信息并纳入数据库,稳妥开展烈士亲属摸排及DNA信息采集等工作。同时做好已迎回烈士遗物整理。

  郎庆霞也表示, 希望在有生之年可以看到哥哥的遗骸回到家乡沈阳,“我就此生无憾了”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始建于1951年。陵园内的烈士纪念广场建于2014年,其地宫内安葬着由韩国迎回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在24日的安葬仪式结束后,不少沈阳市民自发来到陵园,向纪念碑、烈士墓、英名墙献花,祭奠先烈忠魂。

  92岁的李维波在女儿的搀扶下走进陵园。老人身着志愿军军装,胸前挂满军功章,手里提着一袋热腾腾的饺子。

  李维波曾是一名志愿军高射炮兵,他回忆说,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战士们过年包饺子,刚送到炊事班,敌人的飞机就来了。“我们上炮就打,打完了回来一看,饺子都成片儿汤了。”24日当天,他特意早上6点起床包饺子,要给回家的战友们带来“尝一尝”。

  在纪念广场上,老人像是在呼唤曾经的战友,“我给你们送饺子吃来了”,随后向烈士英名墙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完)

  “专项领域要持续深化,除了制度建设之外,更重要的是工作机制方面要有新突破。”庄德水表示,三个部门之间的协同推进有利于创新解决整治粮食领域腐败问题的工作机制,能够打破原先各自为战的尴尬局面,对整个粮食领域各个环节实行有效监督。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坚持目标引领,突出问题导向,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面对新矛盾新挑战,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开了崭新局面。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倪浩】中国海关总署查询系统最新数据显示,澳大利亚对华出口的煤炭正在增加。据《环球时报》记者查询,今年2月份,澳大利亚向中国出口了7.29万吨炼焦煤和13.42万吨其他烟煤,而3月份,这两个数字则分别达到了28.49万吨和176.51万吨,涨幅相当可观。

  此外,官方通报显示,孙力军应他人请托,通过买卖等行为,影响股票交易价格和交易量;马建是利用非法获取的内幕信息从事证券交易。

  第十五轮军长级会谈后,西部战区表态评价会谈是积极和建设性的,“双方一致同意继续保持军事和外交渠道的对华,尽快达成双发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在4月27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毛宁介绍通话的有关情况并强调,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以来,中方一直在为和平发声,为和谈尽力,国际社会对此有目共睹。中方立场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劝和促谈。中方将继续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发挥建设性作用。

陈均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