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天!不操作或亏50%!

来源: 慧聪网
2024-06-12 02:08:14

  6月12日,华钰转债迎来最后转股日,不操作将直接亏损50%。

  华钰转债迎来最后转股日

  6月11日晚,华钰矿业最后一次发布公告提醒投资者,截至6月11日收市后,距离6月12日仅剩1个交易日,6月12日为华钰转债最后一个转股日。公司提醒华钰转债持有人注意在期限内转股,以避免可能面临的投资损失。

  据悉,公司股票自4月26日至5月21日期间,已满足连续30个交易日中至少有十五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不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130%(含130%),已触发华钰转债的有条件赎回条款。公司决定行使华钰转债的提前赎回权利,对赎回登记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华钰转债全部赎回。

  本次赎回对象为6月12日收市后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登记在册的华钰转债的全部持有人。 

  截至6月6日收盘,华钰转债的价格报203.399元/张,投资者若不转股,公司将按照101.80元/张的价格被强制赎回。这意味着,华钰转债持有人在6月12日仍不操作的情况下,将一夜之间亏损49.95%。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个人投资者(含证券投资基金)应缴纳债券个人利息收入所得税,征税税率为利息额的20%,即每张可转换公司债券赎回金额为101.800元(税前),实际派发赎回金额为101.440元(税后)。

  广电转债等多只转债将到期

  华钰矿业完成赎回工作后,广电转债、湖广转债、博世转债、盛路转债、德尔转债、万顺转债等转债因转债到期,也将被赎回。

  6月26日收市后,转债持有人仍未将广电转债转换成公司股票,公司将 以108元/张(含税)的价格赎回。 

  湖广转债也是因为转债将到期,公司将以到期赎回价即108元/张(含税)的价格赎回。根据规定,湖广转债最后一个交易日为6月25日,最后一个交易日可转债简称为“Z广转债”。自6月26日至6月28日,湖广转债持有人仍可以依据约定的条件将湖广转债转换为公司股票。

  博世转债将于7月5日到期,公司提醒投资者,截至7月5日收市后仍未转股的博世转债,公司将以108元/张(含税)的价格到期赎回。

  盛路转债将于7月16日到期,公司提醒投资者,截至7月16日收市后仍未转股的博世转债,公司将以110元/张(含税)的价格到期赎回。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盛路转债即将到期的情况下,该转债目前的转股溢价率达165.34%,最新收盘价达227.999元/张。

  德尔转债将于7月18日到期,公司提醒投资者,截至7月18日收市后仍未转股的博世转债,公司将以112元/张(含税)的价格到期赎回。 

  万顺转债将于7月19日到期,公司提醒投资者,截至7月19日收市后仍未转股的博世转债,公司将以106元/张(含税)的价格到期赎回。 

  触发强赎后如何操作?

  所谓可转债强制赎回,是指在可转债转股期内,所属公司股票连续30个交易日中至少有15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转股价格的130%,上市公司有权以债券面值加应计利息的价格总和来赎回全部或部分未转股的可转债的行为。 

  对于投资者而言,若触发了强赎机制,应该在规定期限内卖出或者转股。否则,上市公司将会以略高于面值的价格赎回可转债,届时投资者尤其是热衷于追涨高溢价可转债的投资者将可能面临较大损失。 

  面对可转债强赎,大多数投资者可以进行两种操作来规避不必要的风险。第一种是直接卖掉可转债,落袋为安,由于可转债是“T+0”交易,投资者可以随时卖出;第二种是在炒股软件中进行转股操作,但投资者要注意,转股后的可转债就变成了股票,交易规则也从“T+0”变成了“T+1”,当日无法进行卖出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可转债新规新增了最后交易日标识,即在可转债最后交易日的证券简称前增加“Z”标识,以向投资者充分提示风险,投资者看到此标识时应及时进行操作。若未及时卖出,停止交易后还将有3个交易日的转股时间,此时只能进行转股操作。

责任编辑:杨红卜

  1972年初,人们在甘肃嘉峪关市的戈壁滩上发现了一处魏晋时期的墓葬群。这片古墓出土了许多彩绘墓砖壁画。其中《驿使图》描绘了一位古代快递小哥疾驰飞奔在驿道上传送快递的情景。

  当地时间2月6日凌晨,阿联酋迪拜国际机场也迎来了中国出境游业务试点恢复后的首个旅行团。该旅行团总人数约60人,从中国广州出发,由阿联酋航空EK363航班执飞。

  《流浪地球2》的热映带动了电影衍生品市场的火爆。

  实际上,蜂蜜造假的案例并不少见。红星新闻记者梳理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及媒体报道的数十起公开案例发现,蜂蜜造假的手段大同小异,大多是白砂糖、明矾、蜂蜜香精等原料按一定比例熬制成“蜂蜜”。

  主演:诗丽黛玮、阿迪勒·侯赛因、梅迪·内博、普莱亚·阿南德、萨拉巴·德松潘德

  在《山海经》等古籍中曾提到过“堠”,并提及这种导航计程方式源自黄帝时期或大禹治水时期。不过,在先秦时期的典籍中并没有明确关于“堠”的记载。以“堠”导航和计程最直接的记载见于《北史·韦孝宽传》。韦孝宽曾经出任雍州刺史。当时,雍州路旁每隔一里设置一个土堠,但一遇下雨天气,土堠就会损坏,所以经常要修复。韦孝宽上任后,便下令种植槐树以代替土堠,既免去不断修复之辛劳,又能让行人在树下乘凉休息。后来,官方也着力于推广这种方式,令诸州夹道每隔一里种植一树,每十里种三棵,百里则种五棵。

贾德善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