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揭示生物在史上最大灭绝事件中形态演变过程

来源: 金台资讯
2024-06-13 05:12:48

  相关成果于近日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生态与进化》。

  地球曾发生过五次大规模生物灭绝事件,其中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不仅导致大量物种消失,更影响了生物形态的多样性。

  形态多样性即不同物种在形态上的差异,是衡量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没有大规模灭绝事件期间,物种多样性和形态多样性通常是同步演化。然而, 大规模灭绝事件却可能打破这种同步性,导致两者脱耦。

  宋海军团队开发一种名为DeepMorph的自动化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599个属、六个海洋生物门类的化石图像进行分析,揭示了大灭绝期间形态多样性的动态变化。

  研究发现,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期间,大部分门类,包含菊石类、腕足动物、介形类、双壳类和腹足类,经历了对复杂和装饰性形态的选择性灭绝,那些大型、复杂和强烈纹饰的形态类型灭绝更严重;而牙形动物则没有表现出形态选择性灭绝的迹象。

  研究还发现,菊石类、腕足类、介形类、双壳类、腹足类、牙形石六个海洋生物类群在经历灭绝事件时,表现出四种不同的形态演变模式。这种灭绝的选择性和强度可能是由复杂的多因素影响所致,反映出不同演化枝和形态类型对环境耐受阈值的差异。

  新华社杭州1月16日电 <strong>题:“轨道上的长三角”持续激发区域发展新优势</strong>

  百度地图联合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等16日发布的《2023年春节假期出行预测报告》预测,2023年春运期间全国客运总量较2022年同期将大幅提升,但预计未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客运水平。综合考虑近期“春节错峰回家”、部分务工人员提前返乡,以及出行意愿变化等情况,除夕前客运量呈现明显逐日上升趋势,除夕当日显著下降,正月初一过后客运量再次逐日回升。

  上海警方在办案中发现,网络流量造假涉及生活服务、书影音评分等方方面面,且此类犯罪活动呈现出规模化、公司化、组织化、产业化特征。

  各地各部门积极落实相关政策部署,及时化解务工人员急难愁盼问题,在推出专车专列、加大劳动者返乡服务的同时,加大对留岗务工人员、受疫情影响人员关爱力度,组织多种形式的送温暖活动,加强对遭遇急难农民工的救助帮扶。

  李国英说,今年水利重点工作之一是加快建设国家水网,完善水资源调配格局: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院长费维军表示,受新冠疫情影响,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出现不同程度拥堵,港口作为全球物流枢纽的地位更加凸显。相比之下,中国港口始终保持高效运转,展现出强大服务韧性,为国际物流供应链畅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童家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