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资源的 估值逻辑

来源: 股城网
2024-06-11 04:55:42

  来源:北京商 报

  卖壳数量增加,垃圾股股价持续下跌,看似悖论,实则是投资者更为理性,卖壳也是净壳优先,且股价不低,垃圾壳仍然毫无价值。

  近期控股权转让的案例有所增多,大股东变更也变得频繁,似乎资产重组又有了升温的迹象。但实则不然,相比以前的资产重组,现在的大股东变更明显不同,而且也没什么乌鸦变凤凰的预期。

  过去的重组,通常是一家公司经营不善,新的东家先和原大股东谈判,签订重组意向协议,接着是谈判垃圾资产的处置以及债务的重组,一般公司原有资产全部剥离上市公司,由原大股东处置,原有的债主则需要同意债务重组协议,比如成立一个承债公司。此外,过程中可能还会伴随着增发新股、让渡股权等其他协议。

  投资者可以发现,这里面债权人、原大股东、新大股东、持股投资者等所有人的利益,都需要最终通过股价上涨来实现,而股价上涨的诱因则是新东家注入的优质资产。但是现在手持优质资产的新东家,并不愿意把资产注入到绩差公司中进行资产重组,一方面是直接IPO并不困难,另一方面是,除了绩差股之外,还有很多业绩并不差的壳资源股可以买壳。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最直接的原因是现在的很多大股东变更,新股东看上的不仅仅是上市公司的壳,还有公司的资产。

  现在的大股东变更,很多都是只是股东更换,而并不进行大规模的资产置换,即新股东可能会带来新的资产,但公司的原有资产也依然保留。而新股东很多时候是上市公司的上下游企业或者同行,所以这种新股东变更更像是强强联合,而非买壳上市,这样的新合作模式,就注定了那些业绩亏损、问题多多的ST股票无缘参与。

  此外对于ST类这样的绩差股来说,公司的现金分红肯定无法达标,这样的公司在重组后也会有相当长的时间无法进行再融资、大股东减持等操作,所以持有优质资产的新东家,一般也不会选择绩差股进行买壳重组。

  实际上,注册制的实施就意味着壳资源市场的终结,虽然偶尔还会出现零星的壳股重组事件,但改变不了壳资源股退出A股舞台的命运。注册制之下,优质资产上市变得更为高效、通畅,壳资源的价值却在持续贬值,加之从严退市的政策持续推进,壳股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一方面是买方市场的萎缩,另一方面是生存空间的压缩,双重压力让壳股变得越来越没有价值。

  在此背景下,赌重组自然也就没有太高的性价比,有些机会可遇而不可求,如果投资者非要选择守株待兔,就要做好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思想准备,毕竟壳资源最疯狂的阶段已经一去不复返。

责任编辑:何松琳

  铁路春运安全,不仅是铁警在忙碌,为之付出的还有很多单位和人员。连云港站派出所政委任冉介绍,他们充分发挥连云港站党建联盟的优势,盘活铁路民警及地方公安民警、特警,站区城管人员等资源,完善联勤联动机制,为旅客出行安全形成强大的合力。春运以来,连云港站共联合开展清查整治3次,查处扰乱秩序等各类违法人员27人。

  在新疆历史上,一些曾垂涎新疆的外敌和妄图分裂新疆的民族败类,曾梦碎于此。清末年间,阿古柏依靠浩罕国势力入侵新疆南部,并曾一度占领乌鲁木齐。当左宗棠率领清军清剿时,阿古柏退踞库尔勒,想依靠铁门关挡住清军,结果在势如破竹的清军逼近铁门关时,阿古柏在库尔勒绝望自杀。

  在N型技术中,TOPCon的参与者众多,也是最早实现产业化的,HJT的产业化拐点也将在2023年出现。根据华晟新能源董事长徐晓华的判断,2023年,HJT技术将实现对PERC的成本打平,HJT将快速走完从0到1最后的关键几步,并进入从1到N的巨量规模扩产。

  “需求方面,在国家补贴退补、油价下调的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调整期,销量增速或将放缓,而且能量密度相对不高的磷酸铁锂将面临三元正极的挤压,导致需求放缓。”吴琦说。

  大行体量越来越大

  雄厚的科研实力使以岭药业形成了稳固的创新药产品梯队,促进了中医药产业化发展。

李雅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