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对标湾区核心城市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来源: 中国汽车报
2024-06-01 03:27:45

  惠州前三季度制造业贷款4项指标排名全省第一

  对标湾区核心城市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感谢银行的贷款支持,缓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今年3月,惠州某企业申请的“科创精新贷”成功获批,企业负责人悬着的一颗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金融服务、税收服务等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环节。今年以来,惠州高质量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标大湾区核心城市,出台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马发洲

  统筹:罗锐

  协同港澳金融机构

  力推特色金融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今年4月,《惠州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2023年工作要点》提出,推动银行机构信贷资源向实体经济和重点项目倾斜。推动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发展,出台惠州市绿色金融政策。

  今年以来,惠州金融工作部门围绕推进大湾区建设,结合惠州产业特色和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金融业与产业融合发展。根据省“金融80条”,惠州市金融工作局制定了《惠州市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施方案》,由市金融工作局会同相关部门落实省“金融80条”有关工作事项。

  惠州持续组织2023年“汇聚金融 赋能实体”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联合有关部门专题组织开展政银企不同专题的系列活动,畅通政银企对接渠道。截至9月末,今年已组织开展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11场,累计推动金融机构为超400家企业授信超600亿元,实现签约放款117亿元。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惠州制造业贷款4项指标排名保持全省第一。截至9月末,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2302.5亿元,同比增长49.4%,增速居全省第一;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21.5%,居全省第一;比年初增加700.9亿元,占全部新增各项贷款的比重达57.5%,居全省第一;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241.2亿元,比年初增加280.4亿元,同比增长40.3%,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达11.6%,占比居全省第一。

  同时,惠州协同港澳金融机构力推特色金融,积极引进港澳金融机构在惠州设立分支机构,为全市企业等提供专业金融服务,助力惠州企业“走出去”和国外优质企业“引进来”,助力大湾区金融融合发展。目前,已引进东亚、汇丰、恒生、澳门国际等4家港澳资银行在惠州设立支行。

  今年,惠州金融工作部门联合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组织澳门国际银行、中金财富、中证鹏元等金融 机构,对全市有发债潜力的企业召开发债培训会,并现场走访重点企业,帮助企业制定发行绿色债券计划。

  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惠州市金融工作部门会同交易所、证券机构和县区金融工作部门,分17批次实地走访39家拟上市企业,对企业上市给予现场指导和跟踪服务。开展“专精特新”上市培育行动,对全市240家具备一定条件的“专精特新”企业进行上市调研,进一步扩充上市后备企业队伍。

  目前,企业上市工作稳步有序推进。仁信新材料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辰奕科技获得中国证监会注册批复;美新科技和通力股份等待中国证监会注册,中迅农科等3家企业在广东证监局辅导。截至10月末,全市境内上市公司17家,在香港上市企业7家。

  打造惠州市湾区通办

  示范区试点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了跨区经营。“‘湾区通办’的新突破,节省了办税缴费成本,让企业享受到政务服务数字化便利。”今年以来,不少企业感受了“湾区通办”的红利,“在惠州就能办理广州、深圳分公司的涉税业务,省时又省力”。

  《惠州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2023年工作要点》提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税务领域“放管服”改革,打造惠州市“湾区通办”示范区试点。

  今年2月24日,广东省税务局与深圳市税务局联合举行涉税事项“湾区通办”服务示范区启动仪式。在仪式上,广州、深圳、珠海、惠州4地同步启用“湾区通办”服务示范区,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涉税事项跨城协同服务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惠州市代理记账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香港中小企业工商联合会零售及批发届委员会委员陈万里表示,近年来,经常会碰到一些跨境企业和港澳人士的涉税费业务办理。过去,通常需要在两地的税务部门之间来回奔走办理业务,“湾区通办”让企业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

  据介绍,“湾区通办”以智慧柜台为服务载体,这个全新亮相的自助办税设备,通过把广东省税务局和深圳市税务局双方电子税务局、自助办税系统、远程办税系统等常用的办税缴费渠道汇聚一体,并集合远程办税、同屏帮办、线上咨询等服务能力,为湾区跨区域纳税人提供“一站式”征纳互动服务,让纳税人少“跑腿”。

  目前,在广深珠惠注册经营的纳税人,可以就近选择“湾区通办”示范区内的智慧柜台,办理包含信息查询、证明办理、社保费办理等5类共计57项第一批“湾区通办”业务,以及两地全量电子税务局和视频办业务。比如,惠州纳税人在深圳智慧柜台可发起办理惠州代开发票业务,办理过程中如产生疑问还可使用自助设备中的远程办税系统实时咨询、边问边办,有效解决“两地跑”“折返跑”等问题。

  今年10月,“惠税服务践新诺 同城快办助发展”纳税服务承诺事项清单及同城通办服务事项清单发布仪式举行。惠州市税务局进一步推进税费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将同城通办事项持续扩围覆盖纳税人申请的所有税费服务事项,具体包括信息报告、发票办理、优惠办理、证明办理、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等13类共390项事项。

  此次推出的纳税服务承诺事项清单,涵盖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内发生的11大类30项高频事项,进一步压缩业务办理时限。以不动产交易税费业务中“个人存量房出售”这一高频事项为例,纳税服务承诺制推出后,可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一窗受理”、即时办结,大幅降低纳税人办税成本,实现让纳税人“少跑腿”“一次办”。

  -相关

  惠州实现1146个事项

  “省内通办”

  在惠州市行政服务中心的办事大厅,“港澳服务专窗”不时有人前来办理业务,这里面向港澳企业和居民提供“一对一”的便利服务。

  作为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惠州与港澳经济社会联系紧密。针对港澳企业在惠投资和增资扩产的需求,惠州市政数局结合“惠帮办”专窗职能,重点为港澳同胞提供工程项目建设、企业开办等方面审批事项的咨询和代办等服务。

  惠州以惠城区为试点,积极探索开展政务服务“跨境通办”。通过与惠城区(香港)联谊会联合,围绕企业群众实际需求,线上依托广东政务服务网、“粤智助”平台、“粤省事”“粤商通”“惠服务U”小程序等应用场景,线下设置窗口代收代办,实现在港居民可单向办理超400项惠州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政务服务“跨境通办”。

  当前,惠州推进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全市通办”工作,通过线上、线下、通办专窗等多种模式,统筹协调做好“跨域通办”工作,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目前,惠州与省内其余20个地市签订“跨域通办”协议,共实现1146个事项“省内通办”。同时,积极指导各县(区)政数管理部门与深圳市各辖区按需开展“跨域通办”,各县(区)分别与深圳市宝安区、福田区、罗湖区、龙岗区等8个辖区签订“跨域通办”协议,共计与深圳各辖区实现1368项“跨域通办”事项。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便利化水平,惠州深化“湾区通办”政务服务自助服务平台建设,已实现社保、税务、公积金、不动产、民政等22个部门共263个政务服务事项,同时通过跨区域的系统对接和共享,还可办理广州、佛山、武汉、上海等省内外城市共计500多个服务事项。目前平台已累计办结逾167万宗。

  胡俊杰说,“上门代厨”主要依托社交平台私信建立联系,属于“你情我愿”的交易,对“上门厨师”和消费者双方缺乏人身安全保护。如,不排除某些人心思不正,抱有犯罪目的。此外,“上门厨师”在烹饪过程中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纠纷如何解决尚无依据。

  “我们昨天中午在礼县上车,11点多出发的,今天中午12点多就到北京了,这种‘点对点’的方式不仅方便,还是免费的。”王效霞告诉记者,她通过在北京做家政极大地改变了家庭经济状况,还在2022年“全国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征集展示活动”中被评为“礼贤妹”的代言人。

  毛宁表示,中国政府依法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中国各族人民依法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目前,中国各类信教群众近2亿人,宗教教职人员38万余人,仅在中国新疆就有2.4万多座清真寺。反观美国,75%的美国穆斯林认为美国社会对穆斯林存在严重歧视。美方没有资格对中国说三道四、指手画脚。

  <strong>多地规划建设一批高水平高职学校</strong>

  2012年,在加拿大工作多年的胡鹏飞回到家乡鹿城区七都岛,着手创办“谷子里”生态农庄。正是家乡宜人的生态环境和近年来兴起的田园经济,让他看到了投资机遇。

  邮储银行基于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技术平台,构建公司客户移动金融生态,企业手机银行借助移动平台安全、风控、运营等方面的能力优势,将人脸识别、光学字符识别(OCR)、可信计算等多项技术融入客户身份认证、预约开户、转账、信贷等关键环节,实现了企业用户身份认证、远程开户意愿核实、扫卡转账、一键测额等智能服务。

谢俊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