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海鲜家族”成员 新疆阿拉尔市变戈壁滩为“金银滩”

来源: 驱动之家
2024-06-12 07:42:14

  中新网乌鲁木齐6月11日电 (史玉江)今年以来,新疆阿拉尔市通过政策扶持,依托技术力量不断拓展海鲜养殖品种,扩充“海鲜家族”成员,抢占中高端海鲜市场。

  拓展“海鲜家族”成员

  不久前,3万只青蟹苗自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空运至阿拉尔市新开岭镇盐碱地“产学研”综合水产品养殖基地;2000尾珍珠龙胆石斑鱼苗从海南“空降”至阿拉尔市陇达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

  “阿拉尔有适合养殖海鲜的环境,我们计划投资2000亩水域进行养殖,打造盐碱地水产养殖产业链孵化园。”三门县农创客发展联合会会长毛玲君称,三门青蟹是一种典型的海产品,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拥有较高的知名度。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专家舒妙安表示,珍珠龙胆石斑鱼苗的成功投放,不仅丰富了阿拉尔市的水产养殖品种,提高养殖效益,还为盐碱地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阿拉尔市陇达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立了‘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在新疆试养中高端海鲜。”舒妙安表示,此次投放的2000尾珍珠龙胆石斑鱼苗状况良好。后期计划投放鱼苗1.2万尾,预计可产成鱼6.2吨左右,以每公斤150元计算,预计产值可达90余万元。

  这两年,浙江省派出科技特派员,针对阿拉尔市特殊的地理和水质条件,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和实践,为当地盐碱水养殖珍珠龙胆石斑鱼等海鲜提供技术保障。

  记者了解到,位于阿拉尔市的天鹅湖水产养殖基地,是中国重点研发计划“内陆盐碱水域绿洲渔业模式示范”项目的核心示范点。该示范点基于湖塘生态模式下对南疆盐碱水的高效开发和合理利用,从而构建盐碱水生态健康养殖的新模式。

  “我们将加大对盐碱水养殖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将盐碱地变成增收地,让戈壁滩变成‘金银滩’。”浙江省台州市援疆指挥部产业发展与就业促进组组长陈清荣说。

  新疆正成为海鲜养殖胜地

  地广人稀的新疆,拥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且分布着广泛的盐碱地,使得地表水质与海水接近,为“人造”海水养殖提供了天然条件。离海洋最远的内陆新疆,正成为海鲜养殖胜地。

  科研人员研究发现,在盐碱水里添加特定的微量元素和益生菌,可调配出适合不同海鲜生长的“人工海水”。在这样的“人工海水”里自然生长的水产品,不但肉质细腻、口感鲜美,而且健康无污染。

  新疆多地利用这一优势,采用“海鲜陆养”的模式,在盐碱地上建立智能生态海产养殖基地,让“海鲜们”在盐碱水里“入乡随俗”,并已形成规模化发展态势。

  以图木舒克市红旗农场为例,这里盐碱滩一望无际, PH值普遍在8以上,地表水和海水很接 近。当地与中国海洋大学、塔里木大学合作,将当地盐碱水还原成与天然海水相似度达99%的人工海水,在盐碱滩上建设了数百亩鱼塘,养殖南美白对虾、斑节虾等海鲜。

  多年来,“海鲜陆养”不止有虾,丹麦的三文鱼也在尼勒克县安家。当地三文鱼龙头企业新疆天蕴有机农业有限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已拥有2个年产3000吨的三文鱼养殖基地,2023年开始筹建年产5800吨的三文鱼养殖基地。

  随着盐碱地治理和利用方式的不断改进,新疆地产海鲜的产量不断提升,多种海鲜养殖“遍地开花”,正形成湖泊、水库大水域养殖为主,坑塘、稻田养殖为辅的格局。(完)

  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表明,夏季粮油生产基础较好,农资供应充足,备耕有序推进,春播粮食意向面积稳中略增。目前,冬小麦面积3.3亿亩以上,西南地区小麦正在拔节孕穗,江淮小麦陆续返青。冬油菜完成扩种1000万亩任务。杂交玉米、杂交稻、大豆种子供给量均大于春播需种量。北方已开始春播备种备肥,南方开始施肥打药,农资逐步进入购销旺季。

  渠系呈辫状也是通济堰的一大特色,干渠纵横贯穿,支渠斗渠交织延绵,宛如发辫。白文斌说:“辫状的渠系布置可在洪峰到来时,拓宽河床,迅速降低汛期水位,减少洪水带来的损失。通济堰高水准的防洪能力,对岷江西岸小流域防洪抗涝和水生态改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天,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有关负责人到广州南站接团。

  当前,中国各地正努力拼经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经济工作作出重要论述,为中国经济发展指明方向。

  “以‘左右开弓似射雕’为例,它主要锻炼肝和肺,对心肺功能是很好的调节。”崔永胜表示,八段锦每组动作都具有针对性,解决身体机能问题。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上海2月10日电 (陈静 梁昌虎)记者10日获悉,上海重离子医院正筹划二期建设项目,让更多肿瘤患者不出国门即可接受国际尖端的质子重离子放疗。

林杰松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