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康100亿灵魂只装得下15亿肉身,会无视侯建光的呼吁吗?

来源: 房天下
2024-06-03 17:22:26

最佳鱼跃冲顶-2014世界杯范佩西!男人用大鸡巴猛操女人大逼,

  杜康跨界酱酒的举动,到底是机会还是陷阱,究竟是赋能品牌还是自毁形象?同时,杜康的经营战术与近日河南酒协会长侯建光振兴豫酒的倡导相背离,沉迷短期主义,此外杜康高端酒销量低迷,有旗舰店月售不足50。

  1、杜康的100亿 灵魂和15亿肉身

  在全国白酒大盘的坐标系中,如何寻找杜康大致所处的位置?

  值得聚焦的是,杜康存在两大极具戏剧性的鲜明反差,往往给观察者带来不良观感和负面印象。

  其一是营收预期与残酷现实的错位,百亿梦想只能容纳15亿的肉身。

  当下在豫酒中只能跻身第二阵营,略显卑微的杜康,也曾狂妄一时。早在2012年便高调提出到2016年要实现100亿元销售规模,进入中国白酒品牌第一方阵。

  然而,现实很骨感,百亿销售只是黄粱一梦。

  按照河南省商务厅统计,杜康在2022年实现销售额15.05亿元,位居豫酒次席。根据河南省酒业协会发布的《2022年河南酒类流通市场报告》数据,豫酒阵营可拆解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为仰韶,连续两年年销售30亿元以上,在河南本土初步具备与剑南春、洋河、习酒竞争的实力;第二梯队则以杜康、宝丰组成,销售额在15亿元左右。

  从可得数据来看,杜康营收不断滑坡之际,盈利能力更是上演了跳水惨剧。2014年全年销售收入14.5亿元,同比下跌了39.7%,净利润更是大跌88.7%。

  其二是浓香品牌染指酱香的定位颠倒混乱,急功近利损耗品牌价值。

  令人费解的是,一直深耕浓香的杜康近来突然对酱酒兴趣大增。2月28日,“酒祖杜康,酱香启航—贵州杜康酱香新品专家品评会”在仁怀举行,杜康酱酒尊品、酒祖杜康陈酿10、酒祖杜康馆藏15三款杜康酱酒产品亮相,浓香杜康正式染酱。

  杜康跨界酱酒的举动,到底是机会还是陷阱?一方面,从酱酒赛道来看,热度开始降温,行业已经进入向优势产区、头部企业集中的理性增长阶段,区域品牌的生存空间面临挤压,杜康此时入局,天时地利均不占优。

  酱酒产业一般投资量大、周期长,不适合中小资本和短期资本。本轮产业调整也让部分投机资本和中小资本快速出清,能够留存活的基本都是比拼实力和耐力的大产业资本,从杜康当前15亿的营收能级来看,想要撬动回报周期长的酱酒产能投资显然优势并不充足。

  另一方面,当前品质、品牌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而杜康的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不但可能支撑浓香转酱的品类大跨越存在后劲不足的问题,而且还会因小失大,造成品类繁杂、全而不精、损伤品牌的现象,令其在商标之争牵连品牌蒙受冲击之后,再度面临考验。

  在这个问题上西凤酒就曾误涉陷阱,可谓“伤痕累累”,一度因为“产品线不清晰”、“品牌形象不统一”等负面形象,严重制约了自身的盈利能力和高端扩张效力。

  2、杜康的紧箍咒,亦是豫酒的软肋

  杜康不惜损害品牌形象入局酱酒,可能与其背后急功近利的资本推手相关。此前豫酒中的不少名企曾深陷资本包围圈,如宋河即是在母公司辅仁药业操纵下负债超百亿,最后不得不申请破产重整。

  目前杜康已是思念食品旗下全资子公司,主导河南两家杜康合并的思念食品创始人李伟,擅长资本运作,曾主导过四家公司在不同资本市场的IPO,精于资本布局的李伟对白酒等实业则明显缺乏耐心。

  对此,当地政府也不无隐忧,洛阳市委政研室发布的一则调研报告也从侧面表露了这种担心,认为杜康在经营管理存在短板,管理层还控制多个业务板块,白酒为非主流业务板块,影响了杜康控股的长远发展。

  从这个角度来看,豫酒部分企业被资本挟持,这可能也是其白酒产业发展缓慢、难有较大突破的原因之一。近日,河南酒协理事会换届,河南仰韶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侯建光出任会长,关于下一阶段豫酒如何振兴?他提出“一个遵循、两个重点、三大突破”。

  不过,纵观杜康的经营战术和发展轨迹,目前的举措在大方向上几乎都与侯建光的倡导悖逆而行,大有“分庭抗礼”的态势。

  比如,侯建光强调思维转变,倡导长期主义,引导企业摒弃短期行为。可杜康的行为与之大相径庭,趁着酱酒余热未散,短期内突击闯入并无优势积淀、但存在暂时获利可能的酱香赛道,无法体现长期主义的坚守。

  再如,侯建光呼吁品牌引领,鼓励企业重塑品牌叙事,挖掘品牌文化底蕴,创新品牌故事。杜康却为了酱酒的“三瓜两枣”而不爱惜羽毛,在可能引发“产品线不清晰、品牌形象不统一”等品牌危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宋河、张弓等豫酒因控股方急功近利而破产重组的教训,殷鉴不远,杜康的掌舵者应该着眼于大局,否则也有可能“触礁”重蹈宋河覆辙的危险。

  3、高端酒销量低迷,有旗舰店月售不足50

  诚然,这一系列新品的投放确实激起过不小水花。2021年,杜康小封坛成为河南本土首款破亿的千元单品,2022年销售规模1.51亿、2023年销售规模2.24亿,实现年均增长150%。

  但是从目前市场销量低迷的表现来看,小封坛能否延续过去的增长势头逐渐成为疑问。

  截至6月3日,《酒业内参》在电商平台杜康酒类旗舰店查询发现,该系列玉坛52度500ML售价为992元/瓶,官方价超1331元/瓶,月售50;青坛46度500ML售价492.94元/瓶,官方价超618.4元/瓶,月售不足50。

  相比之下,旗舰店中低价位产品销量更加可观。其中销量最高产品为杜康老窖福运50度500ML×6瓶,售价192.94元,月销6000+。与此同时,200—300元的产品销量表现也值得一提,月销大致围绕500浮动。

  由此可见,早期能错位经营、销量可观的高端酒小封坛,也在大牌名酒下沉竞争中显得后劲不足,这无疑会进一步拖累杜康的营收和利润水平,叠加入局酱酒的莽撞浮躁之举,杜康在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形象上或将承受一定冲击。

责任编辑:李显杰

发布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