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启用不到两周就停运,美国加沙政策“划错重点”?

来源: 川观新闻
2024-06-03 20:44:05

  中新网6月3日电 综合报道,近日,美国耗时两个月、花费据称3亿美元,在加沙地带海岸建造的临时码头,启用不到两周就因恶劣天气受损停运,引发外界关注。

  有分析指出,临时码头早已在大自然面前暴露出其“脆弱性”,但美国政府仍只计划修复码头,而不是要求以色列政府立即允许滞留在拉法口岸的数千辆援助卡车进入加沙。美国把码头当成其加沙优先事项的举动,也引发质疑。有美媒指出,美国的当务之急是采取紧急措施迫使以色列停止军事行动,更重要的是,不要再向以色列提供资金和武器。

  “经不起风浪”

  据美国广播公司(ABC)报道,五角大楼副新闻秘书萨布丽娜·辛格日前对媒体表示,美国在加沙海岸建造的临时码头,由于遭遇恶劣天气而受损停运,“码头的部分区域需要重建和维修”。在此过程中,整个海上援助运输系统将停转。

  美国斥巨资建造的码头于5月17日启用,但启用不到两周,就因大风大浪的恶劣天气严重受损。据《纽约时报》报道,该码头当时有一部分完全断裂。福克斯新闻网称,有卫星图像显示,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码头完好无损。

  据五角大楼介绍,该码头将从加沙海岸拆除,并被拖至以色列阿什杜德维修。据此前报道,建造过程中,美军军用船只也曾转移到阿什杜德港以暂避强风和巨浪。

  此外,美国中央司令部日前还证实,由于海浪太大,有四艘参与运输的小型美国陆军船从码头上挣脱漂离。其中两艘船停在码头附近的沙滩上。另外两艘漂到了以色列亚实基伦市附近并搁浅在海岸上,由以色列海军协助救援。

  据《纽约时报》报道,早在3月初美国总统拜登宣布海上码头计划时,美国防部官员就预测会出现物流和安全问题。

  据此前报道,美海军战争学院有论文称,这类浮动码头只能在浪高最大0.9米、风速低于6.7米/秒的平静海况下安全运行。

  报道称,美国官员一直期盼,海浪翻涌的天气到夏季晚些时候才会开始。但从海事部门数据看,5月以来加沙海域浪高经常超过1.5米,平均风速在9米/秒左右。

  分析人士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今码头运转仅一周多就受损的局面,其实是“可以预料到”的。

  “只是在作秀”

  开放口岸停军援才是关键

  另一方面,该码头低下的效率,也引发诸多批评。美军方此前的目标是,每天通过码头向加沙运送约500吨人道主义物资。现实是,码头运转一周多来,仅有1000多吨援助物资运抵加沙。而且在码头运转的前5天,未能成功运输分发上岸的569吨物资。

  美联社称,有人谴责美国这座码头分散了外界对以色列的注意力,减轻了以方开放更多边境口岸的压力,而这些口岸的效率比码头更高。

  还有分析指出,加沙海上码头早已在大自然面前暴露出其“脆弱性”,但是美国政府仍只计划修复码头,而不是采取更为有效快捷的陆路援助方案,即要求以色列政府,立即允许滞留在拉法口岸的数千辆满载人道援助的卡车进入加沙。

  前美国国务院官员、专门研究美国军事行动法律和政策问题的布莱恩·菲努凯恩表示,这座码头是用来“服务国内政治”,“美国政府既想采取措施解决加沙可怕的人道局势,又不想让美军真正卷入另一场战争,这就是它解决问题的方式。”

  国际救援委员会高级官员鲍勃·基钦评论说,这只是在“作秀”。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记者加布里埃尔·埃利桑多此前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文表示,“这个码头的开端太糟糕了。”伊朗PressTV电视台也表示,从一开始,美国就被批评不仅(建造码头)行动太迟,还借此掩盖其向以色列提供军事援助的举动。

  官网简历显示,裴君,男,汉族,1954年12月生,黑龙江通河人,1981年2月参加工作,1983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委党校党政干部基础科毕业,在职大专学历。

  但就因为中国高级外交官在法国某电视台与人辩论时说了些什么,就引起美西方一些反华舆论沉渣泛起。更兼诸如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之流在边上添油加醋编排中国,导致外界颇为怀疑一点——

  锦州烧烤店的老板都是“吉祥物”,一晚上下来哪桌都得坐一会儿,关心下味道好不好,跟你唠唠闲嗑,顺便赠你饮料和花毛。这样做的原因是锦州烧烤店主要的消费群体都是本地的回头客。

  辛敏超于2014年6月至2016年11月任五常市委书记,后任双鸭山市委常委、副市长,黑龙江省发改委党组成员、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等职,今年2月1日通报被查。

  这种“雇佣军模式”带来的直接副作用是:项目选择方向的失衡和错位。站在科研单位角度,其对主要领域的发展方向和路线选择缺乏决定权,自身也没有足够资源布局。“有时单位想上的项目没有被批准,不太想上的反而被批准了,感觉项目能否被批准有相当大的随机性,所以干脆就把所有想做的、不想做的,着急的、不着急的项目都一口气报上去,看哪个能中。这就是为什么基础研究多年来的经费使用效益低下,因为选题并不是最好的,只能出小成果,出不了真正有价值的成果。”前述基础研究所所长说。

  基础研究当下的根本困境,实质上指向经费分配结构问题。专家指出,基础研究的典型特点是基础性、长期性和难以预测性。对需要“十年磨一剑”的基础研究而言,这种以竞争性项目为中心的支持模式会造成科研人员浮躁之风盛行,功利主义导向,在选题上更看重能否在短期内出成果,使得基础研究有限的经费并没有流向真正重要的原创性研究上,经费投入产出效益不高。“这样的模式并不十分适合基础科学研究,科研人员要耐得住寂寞,沉下心来持之以恒地探索。”庄辞说。

李文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