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言道|地处北半球的中国,为何始终属于“全球南方”?

来源: 北青网
2024-06-15 00:01:38

  中新网6月14日电 “中国始终是‘全球南方’的一员,永 远属于发展中国家。”

  6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他再次强调了中国始终是“全球南方”一员。

  地处北半球的中国,为何始终属于“全球南方”?

  这里的“全球南方”并非单纯的地理概念或经济概念,它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集合体,是这些国家基于相似历史境遇、现实发展阶段、共同发展目标、相同政治诉求而形成的身份认同。

  理解“全球南方”的崛起,一组数字最有说服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过去20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0%,过去4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全球占比从24%增至40%以上。

  深刻改写世界经济版图的“全球南方”,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也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而被视作国际秩序变革的关键力量,百年变局的希望所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全球南方”阵营的当然成员。习近平主席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呼吁“全球南方”加强团结协作、维护共同利益。

  “我们要加强战略协作,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扩大‘全球南方’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当前,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势不可挡,无论是全球治理还是发展繁荣,全球南方都不应该缺席。”

  “以平等、开放、透明、包容的精神团结‘全球南方’国家,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有力引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发展是发展中国家的第一要务,也是人类社会永恒主题。尤其是近年来,当“小院高墙”、“脱钩断链”、阵营对抗甚嚣尘上,发展议题遭遇政治化、边缘化,一直以来,“全球南方”在国际上尤为强调发展议题,要求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积极开展国际发展合作。

  在6月12日晚的视频致辞中,“发展”依然是习近平强调的核心词汇,他谈到,要营造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要顺应开放发展的时代潮流,要把握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

  他特别提到,“各国特别是大国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解决好发展失衡等问题”“打造开放、包容、非歧视的数字经济环境”“让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好融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潮流”等,这每一项倡议背后,都有紧迫的现实需求与深远的发展考量。

  当前,中国正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是中国的机遇,也是世界的机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南方”的一员,近年来,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助力世界现代化,实现共同繁荣。

  视频致辞中,习近平宣布,未来5年,中国将向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提供2000万美元捐款,助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不让一个国家掉队。

  不让一个国家掉队,这就是中国发出的“全球南方”声音。

  |出品人:陈陆军

  |总监制:张明新

  |总策划:俞岚

  |策划:吴庆才

  |统筹:马学玲

  |执笔:阚枫

  |校对:孙静波

  |视觉:雷宇竺

  |中国新闻网“习言道”工作室出品

  安徽寿县永良米业的“泰子王”二代泰国香米,主要在安徽本地市场销售,负责人刘经理表示,“省内就一万吨”。然而事实上,他们的大米既不是源自泰国进口,也不属于泰国香米品种,只是普通的安徽本地产大米。所谓“泰子王”只是他们注册的商标,和泰国香米没有任何关系。

  3月5日11时,综合考虑航行安全、海洋气象条件等方面因素影响,编队决定参照横向补给的方式,为“粤电102”号商船运送药品并提供医疗指导。

  “近两年招商都越来越难。”上述工作人员表示,全国同样竞争能级的平台之间,“越来越内卷”。招商是挖存量优秀企业,需要拿出更多的资源去竞争,甚至以项目做交换,最终导致成本过高。

  对此,“今日俄罗斯”(RT)网站评论称,在沙伊两国达成协议的过程中,中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这是“中国的一次重大外交胜利”。法新社在报道中强调中国的斡旋作用。路透社援引伊朗外长的话评价这一协议为“朝着正确方向前进”。《华尔街日报》则用“中国外交模式取胜”作为报道的标题。

  2014年,阿里巴巴双十一当天总销售额达到571亿元,实现高速增长。到2018年,阿里巴巴对外披露,2017年,阿里巴巴集团纳税366亿元,平均每天纳税超1亿元。这为未来科技城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安徽是我国第四产粮大省,仅次于黑龙江、山东、河南,2022年总产量4100.1万吨。然而这里的大米在部分不法商人的操纵下,摇身一变成了来自泰国的茉莉香米。

贾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