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外交”促交流 绍兴探索从卖花到“卖文化”

来源: 凤凰网
2024-06-26 03:57:34

  中新社绍兴2月25日电 题:“兰花外交”促交流  绍兴探索从卖花到“卖文化”

  作者 方堃

  “小小的兰花以独特的魅力架起了中日两国沟通的桥梁,眼前这盆‘环球荷鼎’正是当年周恩来总理送给日本友好人士松村谦三那盆兰花的后代。”2月25日,浙江省蕙兰样品园负责人赵虎指着在2024第三届中国春兰节上展出的“环球荷鼎”如是介绍。

  环球荷鼎,其名意味“冠绝天下的兰中荷花之魁”。会稽山脉出好兰,浙江绍兴是中国植兰最早的地方之一,据东汉地方志《越绝书》记载:“勾践种兰渚山”。

  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杭州西子湖畔会见了来华访问的松村谦三先生。周恩来总理深知松村谦三爱兰,将祖居地绍兴的名兰“环球荷鼎”送给他作纪念。1987年,松村谦三之子松村正直来到绍兴,参观兰圃,拜访兰友,并向绍兴市兰花协会赠送当年周恩来赠送给他父亲的“环球荷鼎”的后代。

  经历了几十年风风雨雨,远涉日本的绍兴兰花带着中日人民的友好情谊,从中国到了日本,在日本生根开花,又从日本回到了“娘家”绍兴。

  “兰花成为中日两国人民友好的信物,巧妙的‘兰花外交’更是成功地促成了两国间的重要贸易,为日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花卉协会兰花分会会长朱根发表示,当前在国际上,兰花已经成为中国的文化名片之一。

  由中国外文局发 起设立的国际文化交流领域重要奖项就以“兰花”命名。首届兰花奖颁奖典礼2023年9在北京举行,兰花奖涵盖“大文化”领域,表彰奖励全球范围内投身国际文化交流事业,致力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外籍人士或机构。

  据朱根发介绍,除“兰花外交”外,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兰花不断“走出去”。按照中国海关对兰花出口的资质要求,目前中国主要出口无介质兰花,主要出口到欧盟、日本、韩国、越南、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

  而在中国国内,兰花也不断商品化发展,各地将兰花产业作为绿色产业、富民产业、朝阳产业加以重点打造,让兰花进入千家万户,形成大众化的消费品。中国国内商品化兰花市值早已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绍兴柯桥与兰花有着2000多年的深厚渊源,近年来,绍兴柯桥致力于促进兰花产业和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推动先富带后富、强村带弱村,形成棠棣村“千亩花海”、九板桥村“千亩花市”、棠二村“千亩兰苑”等产业集聚区。

  “在绍兴漓渚镇境内就有1000多户农民种兰卖兰,其中专业的养兰农户近300家,上规模的兰花大户近30家,花卉产业销售额达10亿元人民币。”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委书记陈豪介绍,当地已经探索出了一条从“卖花”到“卖风景”“卖文化”的致富新途径。

  “兰花产业满足了城乡居民精神层面的需求,也使浙江的乡村更美丽。”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会长、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张红宇如是说。(完)

  “中国的绿色发展既造福了中国,也造福了世界。”俄罗斯财政部财政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谢尔盖·萨文斯基表示,中国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8.4%,超额完成了向国际社会承诺的到2020年下降40%至45%的目标,累计少排放二氧化碳约58亿吨,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以实际行动有力地推进全球减碳的进程,值得国际社会称赞。

  “以前在农村,家家户户基本上都选择正月初二‘开年’,老一辈的人说,吃过开年饭就百无禁忌,可走亲访友、开工做事了。”1月22日,现居美国华盛顿的“70后”台山乡亲甄先生通过微信视频向台山亲友拜年时说,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春节,台山农村的年味十分浓郁,除夕、初二两天,全村人都忙着煮肴、拜神祭祖、祈福,炮仗声此起彼伏,非常热闹。

<strong>说了这么多型</strong>

  <strong>西藏西部有较强降雪</strong>

  纽森此前曾表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被如此密集的枪支暴力阴云笼罩着,美国需要在国家层面上采取行动应对。

  和餐饮市场一样升温的,还有黄金消费。在一楼的周大福荟馆,售货员拿货签单忙个不停、市民排队等待试戴金饰品。记者注意到,造型小巧、设计精致的吊坠最受消费者欢迎,其中以生肖兔为主题的金饰最为热门。

黄秀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