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家精神润泽更多人心田

来源: 新京报
2024-06-20 16:30:53

  【光明时评】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自5月30日正式开馆以来,吸引不少人参观。14.7万件实物、34.5万件数字化资料、上百万分钟音视频……500余位科学家的学术成长历程浓缩于此。行走此间,不少参观者表示大受震撼,有“小小参观者”就此立下科技报国之志。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从“两弹一星”到杂交水稻,从北斗导航到高铁奔驰,从“嫦娥”飞天到“蛟龙”深潜……科技创新的背后,是一代代科学家用自身行动对科学家精神作出生动诠释。更多的科技发展奇迹和更精彩的科技发展故事,包括如今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的开馆,都共同见证了科学家精神时代内涵和当代价值的不断深化和凸显。

  历史不会忘记,“中国地质学之父”李四光面对“中国贫油论”,创造性地研究并得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油田地带的结论;“中国天眼”奠基人南仁东22年扎根深山,矢志不渝铸造大国重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埋头耕耘数十载创建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让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步入新时代,一批批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科学家精神是科学精神在科学家群体身上的投射,两者同中有异。“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以自身实际行动诠释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这句毕生践行的誓言让人热泪盈眶;“回去吧!让我们回去把我们的血汗洒在祖国的土地上浇灌出灿烂的花朵”,核物理学家朱光亚牵头起草的《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让人激情涌动;“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中国梦,都在自己的位置上为之努力,我选择的方式是研究量子物理”,世界首颗量子卫星缔造者潘建伟的话语让人同感同慨……他们心系家国、身许科学,不仅在创新创造的道路上为人类科学发展留下坐标,更树立起一座座为国为民的精神丰碑。

  也许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科学家,但人人都可以心怀科学家精神。我们时常震撼于科技的发展,折服于科学家的奇思妙想。科学家的风姿是酷飒的,像“两弹元勋”邓稼先那样“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科学家的情操是淡泊的,像物理学家郑哲敏那样“如果国家需要,即使去做一个管道工也可以”;科学家的情怀是壮志的,像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那样心怀“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信念,默默将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的脊梁挺起……我们致敬赞美科学家精神,更应将 这种精神化为奋进的动力。科学星河璀璨,但并非耸入云霄、遥不可及,只要我们心向往之、行渐趋之,“手可摘星辰”“日月入胸怀”就不是梦想。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弘扬科学家精神。科学家精神是推动科技进步的精神动力,是创新人才的必备素质。科技事业的发展,需要大批像老一辈科学家那样严谨勤奋、坚忍笃定、静水流深,争做时代清流、社会砥柱的科技工作者。让科学家精神成为时代的最强音,让科学家先进事迹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出实验室、走出研究所,把科学的精神、科学家的精神送到人们身边,播撒进更多人的心田。

  科学家精神的传承,也许就在一份手稿前的驻足中开始;科学家精神的培育,也许就在一行文字的阅读中萌动;科学家精神的光芒,也许就在一段录音带来的沉思中散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讲好中国科学家故事,让创新和科普比翼齐飞,必将激励更多人投身科学事业。

  走出玉佛禅寺,黄色的寺院墙之上,贴着“平安有福”“福兔应瑞”“守善纳福”“万福如意”“平安有福”等祝福,来来往往的人们,迎着初雪,向新春前行。(完)

  “如果他不是领导,我不会向他‘高息’贷款的,正是冲着他手中的权力借的……”日前,江苏某公司实际控制人黄某在谈话室,向江苏省金湖县纪委监委审查调查人员交代其行贿的动机。

  “在前海工作、生活,可以感受到这里澎湃的活力。”广东省人大代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认为,当前粤港澳合作迈入了全要素合作的新阶段,前海等重大合作平台的制度设计也应该升级。他建议,在前海建设粤港澳单一自贸试验区,试行粤港澳三地关税同盟模式,推动三地要素高效便捷流动。

  联合利华相关负责人曾锡文介绍,中国已成为联合利华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目前联合利华正持续扩大在中国的产业布局。“2022年,投资近10亿元的太仓冰淇淋工厂建成。我们还投资近20亿元在广州建设联合利华在中国首个全品类生产基地。基地建成后,产品不仅可以满足中国市场,还可以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供应海外市场。”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下一步,我国将围绕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做好延链、补链、壮链工作,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力争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达到32万亿元,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比达到2.8∶1,农产品加工环节损失率降到5%以下,产业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记者:吴慧珺 屈彦

周庭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