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基金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陈修竹:制造业的出海机遇

来源: 猫眼电影
2024-06-17 19:17:29

  伴随全球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面向全球市场,开始了他们的“外卷”之路,尤其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市场。我们认为随着国内投资回报率下降,中国企业出海是必然趋势。

  从制造业端来看,去年的数据显示,我国的“新三样”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出口增速较快,机电和家电出口增速较快。制造业企业出海蕴含较大机遇,主要优势在于“工程师红利”、成本优势和产品力。例如某新能源龙头车企,在关税的压力下,由于性价比和产品力过硬依然卖的很好。我们认为中国企业出海是必然趋势,中国企业已经不再是“全球工厂”的1.0状态,而进阶到“主动”走出去的全球化2.0阶段。

  过去,欧洲人认为他们的施耐德、西门子、ABB代表着全球最高的水平,所以很少从中国进口电力设备,但是过去两年以来情况却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变化。比如变压器这个品类,2021年之后中国变压器的高性价比优势显现,欧洲开始大举从中国采购相关设备,一直到2023年单月的采购金额比2021年之前翻了5~6倍。

  当前时点,我们认为产业链价格可能已经到了底部位置,技术落后的企业可能将会被迫停产或者退出。据PVInfoLink报价上周组件价格持平,阶段性止跌,下半年随着下游需求逐步启动,或将确认产业链价格底部。另外后续海外或将进入降息周期,利率有望下行,光伏项目收益率提升可能会刺激需求超预期。目前中证光伏产业指数仅10.53倍PE估值,处在历史最低位,光伏相关标的存在一定的估值修复机会。

  2024年年内有很大可能会出现拐点,后续有望看到产 业量价齐升的边际走势。当前板块预期低、估值低、机构持仓低,仍然坚信板块当前有较高的配置价值。

责任编辑:许艾伦

  文/本报记者 王帆

  地方政府专项债助力稳投资稳增长。专项债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拉动有效投资的重要政策工具。“2022年以来,新增专项债资金主要投向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等领域,为拉动基建投资、稳住经济大盘提供了重要支撑。”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说。

  多个线下药店的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现在店里退烧药物、抗原检测试剂都已有货。“目前店里的抗原检测试剂特别充足,都是药监批下来的。”前述药店工作人员表示。 (完)

  此外,颜景辉表示,车企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利润可能会有所缩减,但由于研发投入和软件等方面需要大量资金投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企业的压力。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愿马路上能再多些“行走的救命神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3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杨琬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