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夜校“爆火” 浦东率先探索公共文化“延时服务”新范式

来源: 潇湘名医
2024-05-31 07:59:20

  中新网上海12月5日电 (记者 李姝徵)古典舞、爵士舞、瑜伽……上海市民陈乐惊喜地发现,“家门口”的浦东新区金海文化艺术中心“上新”了一批夜间“培训课程”。

  “我报了爵士舞课程。上了半个学期了,体验特别好。”在5日接受记者采访时,陈乐说,离家步行只需10分钟,课程价格却只有培训机构的三分之一。“家门口”的“艺术夜校”服务让她直呼:“真香”。

  而这些“真香”课程,源自上海浦东新区在公共文化延时服务的率先探索。

  上海市民艺术夜校因超65万人争抢1万个课程名额而“火爆出圈”。市民艺术夜校的火爆,既体现了民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也急需官方增加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

  场馆五点准时闭馆,青年五点未必下班;人群基本“老老小小”,活动总是“不新不潮”……三年前,上海浦东新区瞄准民众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长期存在的诸多痛点,率先探索延时服务。

  以浦东新区周浦镇为例:周浦镇文化服务中心采取“早延时”“晚延时”,将服务时间拓展至早上6时至晚8时30分;位于周浦的上海傅雷图书馆则推出“深夜书房”,为上班族提供夜间“阅读空间”。

  在浦东的公共文化场馆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早上的文化服务中心是“银发族”的主场,舞蹈团队、太极拳团队,在此训练表演。晚上的图书馆里,白领们正在“夜读”,累了还可点上一杯咖啡提神解乏。

  据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宣传委员齐卫平介绍,自从公共文化延时服务推出后,周浦大大小小的公共文化场馆吸引了约70余万人次参与,“非常受欢迎”。

  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体旅游局局长孙毓表示,文化中心夜间服务和内容创新需求很大、呼声很高。

  浦东新区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再推公共文化延时服务的“升级版”。当日,浦东印发《浦东新区全面深化推进公共文化延时服务工作指导意见》,提出“日均12小时、每年365天”的“白加黑”延时服务时间标准,和“大于三分之二服务面积”的空间标准。

  与此同时,据此间官方表示,浦东还在全国率先启动公共文化延时服务的标准化研究,力争出台关 于延时服务的首个地区性标准文件。

  “它表面看起来似乎是我们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延伸,但它不是简单的延长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杨乘虎表示,而是“时间对表,内容对心”——延时开放,贴合民众的日常生活“时间表”;并且提供的内容,能精准满足民众的需要。

  “当这样的延时开放变为一个常态化,当我们不再认为公共文化机构是我们退休以后再考虑去的场所,”杨乘虎认为,这才是公共文化最重要的初心和本质,“那就是造福于民,服务于民,以人民为中心。”

  上海市浦东新区宣传部部长黄玮表示,以“灯火通明,人头攒动”为目标,浦东打造的延时服务新范式,将刷新人们对公共文化的认知,“让更多人群走进来,心心念念想要来,欢天喜地就爱来。”(完)

  1个月后,8月30日,第二批“宁波商务包机欧洲行”的首趟航班从宁波飞往布达佩斯,75位宁波涉外商务人员随行。9月21日,136名外贸人再次从宁波出发,其中,有35家企业83人参加德国科隆国际五金工具展、德国法兰克福照明展等行业龙头展,61人赴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地。12月6日,宁波“百团千企万人”拓市场促招引行动首发团飞赴迪拜,13天的行程里,他们将赴阿联酋、印尼、日本等多国抓订单、促招引、稳外贸。

  李广子分析,这些方式代表着市场化风险处置方式。为行业保障基金参与风险处置提供了更多的选项,也意味着在未来的风险处置中,行业保障基金将会更多地采取上述市场化方式处置风险,而不单纯采取直接救助方式。

  12月8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发文称,FDA授权更新的莫德纳二价新冠疫苗和辉瑞/BioNTech的二价新冠疫苗可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其中,6个月至5岁的儿童如果曾接受莫德纳两针基础疫苗,可在第二针后两个月内打一针莫德纳二价疫苗。6个月至4岁的儿童如果还未接种过辉瑞/BioNTech疫苗的第三针,现在可接种其更新的二价疫苗作为第三针;但如已经完成三针基础疫苗接种,不能再打更新的二价疫苗。

  据北京日报客户端14日消息,为最大限度加快防疫药品流转速度,北京地区5家大型药品批发企业优化药品进出库工作流程,药品流转再提速,确保药品12小时进出库。

  包商银行接管组组长周学东曾撰文指出,包商银行的风险根源于公司治理全面失灵。“明天系”一股独大操纵股东大会,2005年以来,明天集团通过大量的不正当关联交易、资金担保及资金占用等手段进行利益输送,包商银行被逐渐“掏空”,造成严重的财务与经营风险,直接侵害其他股东及存款人的利益。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10月31日,包商银行净资产为-2055.16亿元。

  2020年1月,曾光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两赴武汉开展防疫调研,谈及新冠肺炎最初的管理分类,曾光近日对《环球时报》表示,新冠肺炎之所以最初划归到“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主要是因为疫情早期病毒来势汹汹,传播快、病死率高。现在看来这种管理方式是科学且必要的,“正是由于我国的依法管理,对策及时、正确,才保障了社会防控卓有成效地开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阶段性成果”。

傅馨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