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带动脚步 “味蕾游”引领出游新风尚

来源: 奥一网
2024-06-11 06:27:54

  进淄赶“烤”、“游平凉崆峒山,品天水麻辣烫”、来柳州嗦粉……从淄博的火爆到天水的出圈,“味蕾游”成为这两年文旅消费的新趋势,人潮涌动间,各地消费市场“跑”出加速度。

  因“食”而动,为“吃”而游。为一餐美食奔赴一座城市,“味蕾游”正成为不少人假期游玩新选择、新方式。

  为美食奔赴一座城 餐饮市场“人流如潮”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3中国美食旅游发展报告》显示,92.3%的受访者会在旅游前或旅游中做美食攻略,93.1%的受访者将体验当地美食作为旅游的主要因素之一。

  广西梧州,一座美食之城。“五一”假期期间,一大批外地“吃货”们涌入广西梧州,龟苓膏、河粉、田螺、钵仔糕、酸嘢等梧州传统美食的餐饮店人流如潮。

  江米鸡、锅包肉、鱼籽拌饭、打糕、米肠和土豆饺子……清明小长假期间,吉林延吉餐饮商家生意火爆。

  “来延吉之前做攻略最少要吃10家店,昨天已经打卡了冷面、拌饭、炸鸡、酱蟹,延吉的美食太好吃了。”前来旅游的游客说道。

  “店家‘热情腾腾’的叫号提醒,正是各地堂食餐饮消费火爆的缩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吕宁表示,餐饮行业是最能体现烟火气的行业,各地积极开展“文旅+美食”等促消费活动,充分体现了餐饮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等特点。

  以点带面 “味蕾游”带动多业态联动焕发新活力

  “生活不是为了赶路,是为了感受路。”现如今,“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已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品美食、看文化,从“一座城”到“一个景区”再到“一家小店”,多业态联动为游客“体验感”的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前段时间火爆出圈的天水麻辣烫,带火了甘谷辣椒、定西宽粉、花椒等甘肃本地优质农产品。

  如今,当地红火发展的旅 游业,让甘谷辣椒的销量更上一层楼。甘谷古坡生态休闲游是此次发布的16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之一,来到甘谷的游客看山水、游古镇、品文化,离开时大多会带上一份

  根据当地一家辣椒制品公司负责人介绍,该公司日销售额由过去的8000多元增长到高峰时期的超过5万元。

  “餐饮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是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的可行方案。”吕宁表示,一方面,地方美食是一种相对不可复制、具有较高独特性的价值资源,通过满足游客的胃,进而留住游客的心,以此提升其满意度和重游率;另一方面,发展美食旅游,推动餐饮业和旅游业双向赋能,有利于扩大产业规模,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进旅游业态提质升级。

  美食为“媒” 助力目的地开启“长红”新局面

  去年年底,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年)》明确提出“丰富优质旅游供给”,强调“打造‘寻味美食去旅行’品牌项目”,为美食旅游的产业发展擘画蓝图。

  从网络的流量,变成实际的客流量,网红城市不光要满足游客的好奇心,还要维持好游客的体验感。从去年以来走红的淄博、哈尔滨等城市来看,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加大公共服务力度,是城市赢得好口碑的重要原因。

  过去一年里,淄博在城市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较多的提升,围绕服务保障“淄博烧烤”出台了一系列常治长效的工作机制,多管齐下合力迎客。

  淄博市政府在市民投诉中心建立对涉烧烤、旅游类投诉快速办处机制,要求承办单位2小时内回复初步办理情况,1日内办理完毕,3日内回复办理情况。

  “我们将采取更大力度、更有针对性的举措,进一步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用发展的办法把贫困甩得远远的。”

  于时代脉搏中找寻精神动力,于历史轨迹中探索力量源泉。此次评选活动以“团结奋进新征程 同心奋斗创伟业”为主题,聚焦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北京冬奥会、北京冬残奥会、疫情防控等重大主题,用可歌可泣、启人思考、催人奋进的故事,生动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简同学妈妈对记者说,疫情下孩子经历了3年的网课生活,没有在校的学习氛围,难以全身心投入学习。除面临学业压力,疫情下跨境学童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亲子矛盾。“3年网课,孩子每天都在家里对着妈妈和电脑,跟同学相处的时间几乎为零。”当下两地即将“通关”,看到孩子终于要恢复正常的学校生活、与同学相处,她感叹总算解决了自己的一块“心病”。

  泸州市叙永县公安局网安大队主办侦查员 罗玉樵:每一个作弊的考生要缴纳11万左右的作弊费用,费用收取后,代理赚取2万到3万的差价,剩余的钱都汇总到主要组织者谢某某的手里。

  为了更好服务企业,红桥区全面推行承诺制审批、容缺后补等举措,全区909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行清单化管理,减少各类证明材料376项,深化“网上办、掌上办、不见面”等政务服务模式,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天。

  融智投资基金经理夏风光表示,上半年预期行情已悄然展开,中期趋势向上是确定的。第一,当前A股的总体估值处于低位。第二,经济回暖预期高,在政策加力和去年低基数的情况下,今年一二季度经济爬坡确定性较高。第三,外资入市积极,北向资金持续流入以及港股市场的走强,表明外资已经开始积极看多中国资产。

林正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