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农民收入保持增长

来源: 齐鲁晚报网
2024-05-31 12:14:53

  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农民收入保持增长

  “三农”基本盘进一步夯实(权威发布)

  1月23日,国 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多发、重发的自然灾害,农业农村部门全力以赴攻难关、破难题,保持了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势头,‘三农’基本盘进一步夯实,为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说。

  2023年,我国有效克服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灾害影响,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我国粮食产量增、结构优、储备足,粮食安全有保障。”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陈邦勋列举了3方面的数据——

  生产上,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90公斤,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结构上,口粮连年产大于需,优质水稻、专用小麦供给增加,玉米供需形势明显改观,大豆扩种成效明显,自给率水平进一步提高;库存方面,全国粮食库存消费比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17%—18%的安全水平。

  从重点品种看,2023年大豆油料扩种成效明显,大豆面积1.57亿亩,连续两年稳定在1.5亿亩以上,产量416.8亿斤、创历史新高。油料作物种植面积迈上2亿亩台阶。同时,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我国全年进口粮食1.6亿吨,同比增长11.7%,大豆进口量占全部粮食进口量的六成以上。进口的大豆,一方面满足食用植物油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满足畜禽养殖饲用豆粕需求。

  饲用豆粕消费持续增加,成为拉动大豆进口的重要因素之一。“饲用豆粕减量既要‘节流’,也要‘开源’。”陈邦勋介绍,2023年,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了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三年行动,引导饲料养殖行业科学用料,饲料配方中豆粕的占比下降到13%,比2022年下降1.5个百分点,按全年饲料消耗量测算,相当于减少了900万吨左右大豆消耗。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从供需两端发力,在巩固提升大豆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低蛋白日粮技术到位率,开发利用其他蛋白饲料资源,增加优质饲草供给,持续促进畜禽养殖节粮降耗。

  气象部门预计,今年我国农业气象年景总体偏差,农业抗灾夺丰收任务依然艰巨。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介绍,立足“减灾就是增产,防胜于救”的思路,今年将分区域分作物制定防灾预案和技术方案,加快构建“平急两用”区域农业应急救灾中心,开展下沉一线包省包片联系指导,进一步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6%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据介绍,2023年,我国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有效拓宽了农民就业增收渠道。

  农产品加工业平稳发展,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超过9万家。农村电商蓬勃发展,全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2.49万亿元。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档升级,新建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0个农业产业强镇,创建100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超过19.7亿亩次、服务小农户9100多万户。在产业带动、就业拉动下,农民收入保持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691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6%。

  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增速继续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脱贫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邓小刚介绍,各地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努力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超六成的监测对象消除返贫风险,其余均已落实帮扶措施。突出抓好产业就业帮扶,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达到60%,脱贫县培育了一批特色主导产业。2023年脱贫劳动力务工总规模达到3396.9万人,超过年度任务目标377.7万人。

  邓小刚说,今年农业农村部将聚焦“守底线、增动力、促发展”,在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基础上,集中更多资源,通过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分类指导帮扶产业发展等,着力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此外,还将抓紧研究谋划过渡期后的具体制度安排,研究推动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推动建立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

  乡村建设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任务,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据介绍,2023年,各地总结推广“千万工程”经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有力有效。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重点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加快补上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短板。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40%以上,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的行政村比例保持在90%以上。乡村治理效能稳步提升,新认定100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1001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清单制、积分制等治理方式覆盖面不断扩大。

  邓小刚强调,下一步将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从协调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牵头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持续强化乡村建设支撑保障等方面推进,提升乡村建设水平,逐步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同时,坚持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健全自下而上、村民自治的实施机制,让农民想建设、愿意干、能参与。

  持续推动城乡居民食物营养健康消费

  我国“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总体判断,春节期间‘菜篮子’产品供给总量是有保障的。”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雷刘功介绍,受厄尔尼诺和全球气候变暖共同影响,冬春季可能发生阶段性区域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为做好稳产保供,农业农村部前期已对春节期间“菜篮子”工作进行部署。据监测调度,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肉蛋奶产能充裕,1月份蔬菜在田面积稳中有增,“菜篮子”产品保供基础非常扎实。

  食物供给充足、营养持续改善,是保障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基础。在推动城乡居民食物营养健康消费方面,雷刘功介绍,目前我国人均能量、蛋白质及脂肪供给量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营养不平衡、不充分的情况较为普遍。食用植物油等吃得偏多,目前我国人均烹调用油超出科学膳食推荐量的40%多;牛奶及乳制品、大豆及豆制品等健康食品摄入不足,目前我国人均奶类年消费量仅为世界平均的1/3、亚洲平均的1/2,远低于110—183公斤的膳食推荐量,大豆及豆制品摄入量低于推荐量。

  雷刘功说,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把健康中国和农业强国建设协同起来,以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和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为目标,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营养健康消费。

  在生产端,深入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开发新型豆制品、奶酪等健康营养食品,增加绿色优质产品供给。在消费端,围绕“减油增豆”等重点内容,加强食物营养科普宣传,引导城乡居民调整饮食习惯和食物结构。同时,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面落实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把好“安全关”。

  此外,记者了解到,2023年,完成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8611万亩,建成高效节水灌溉2462万亩。种业振兴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完成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新收集种质资源53万多份。短板农机装备取得突破,320马力无级变速拖拉机、山地玉米播种机等短板机具陆续量产,大型大马力农机、丘陵山区小型农机等部分机具初步实现了“有好农机用”。

  1月10日是“中国人民警察节”。金色盾牌热血铸就,人民警察是“人民卫士”。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并在“中国人民警察节”到来之际向全国人民警察致以节日祝贺和慰问,希望同志们矢志不渝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再立新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政法工作,十分关心公安队伍建设。今天,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部分重要论述,与您一起学习领会。

  男单首轮即会上演多场焦点战,石宇奇将在首轮对阵中国台北名将周天成,翁泓阳首轮的对手是丹麦的安东森,李诗沣将对阵3号种子、新加坡名将骆建佑,陆光祖将与赵俊鹏进行内战。对国羽男单而言,每一场比赛都不容易。

  2019年10月22日、23日、29日,刘某音使用“刘某瑶”证券账户委托买入“翠微股份”,共计成交51600股,成交金额33.97万元,后于2020年3月11日全部卖出,获利11.866万元。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 闫晓虹)中国汽车流通协会10日发布2022年12月“汽车经销商库存”调查结果:12月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07,环比下降43.1%,同比下降25.2%,库存水平位于警戒线以下。

  2.关于“国务院联防联控小组正式摘牌”的网络谣言。抖音首发账号为“照不亮的地方”,发布时间为2022年12月8日1时6分。经核实,网上流传的图片实为国家卫健委2020年将其新闻发布会背景改成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背景的照片,多家媒体已对此进行辟谣。

  机械手指上“长出”仿真皮

梁伟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