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用大熊猫开展针对人类的基因研究没有任何意义

来源: 中国汽车报
2024-06-21 05:48:51

  中新社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 陈溯)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刘定震20日在北京表示,用大熊猫开展针对人类的基因研究没有任何意义,属于伪科学命题。

  当天在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作为参加过大熊猫年度优化配对繁殖专家论证会的专家,刘定震介绍保证大熊猫圈养种群遗传多样性有关情况。

  他介绍,中国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熊猫人工繁育,于21世纪初突破了大熊猫发情难、配种受孕难和育幼存活难等三大难题,种群得以快速增长。

  刘定震解释道,在制定优化繁育配对方案时,通过计算亲缘系数,排除掉3代以内有直系或旁系血缘 关系的个体配对。因此,目前包括所有旅外大熊猫在内的圈养种群,如果存在近亲关系,都不允许配对繁殖。经科学评估,在现有技术条件和管理措施下,大熊猫圈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可长期维持。

  刘定震说:“我也注意到,最近网上出现一种观点,认为大熊猫基因与人类基因具有较高同源性,因此旅外大熊猫存在被利用开展同源基因实验、打‘基因战’或者被克隆的风险。”

  作者 高雨晴 刘旸

  <strong>多种因素造成新能源车“充电难”</strong>

  在临近春节假期尾声,基金公司的直播主题也逐步由“春节档”向着复工、“开门红”等方向转移。1月28日节后开工的第一天,国泰基金梁杏、银华基金王浩、招商基金张林、财通资管易小金、富国基金张子炎五位基金经理共同在直播平台带来以“基民开年十问”为主题的直播活动,对于基民最为关心的十大问题进行解答。截至1月30日,此次直播已累计突破300万人次观看。

<strong>  抓实党建,为基层治理赋能</strong>

 <strong> 消纳绿电、调节负荷,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strong>

  “以资管子公司申请公募基金牌照既可以与总部私募资管业务隔离,提升业务运作效率,又可以作为公募基金机构和母公司总部合作增加基金分仓收入等,往往是券商公募业务转型的优先选择。”卫以诺说。

卢怡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