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淘汰200万吨及以下炼油产能,小企业出路何在?

来源: 看看新闻网网
2024-06-08 18:50:21

  界面新闻记者 | 侯瑞宁

  炼油行业落后产能淘汰政策进一步趋紧。

  6月7日,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发布炼油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计划》)提出,全面淘汰200万吨/年及以下常减压装置;到2025年底,全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

  据金联创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年初,国内常减压装置炼能在200万吨/年及以下的炼厂有44家,炼能合计4175万吨。这比2021年减少了10家企业。

  金联创分析师徐朋对界面新闻表示,这44家企业中,地方炼厂占比76%,主营炼厂占比24%;华北地区的炼厂占比达到50%以上,其中山东占到总量的20%以上。

  据界面新闻了解,这些山东企业包括拥有15万吨/年炼化能力的格林化工、拥有50万吨/年炼化能力的龙源化工,拥有100万吨/年炼化能力的海跃化工等。

  据徐朋介绍,淘汰的企业一般有三条出路。一是用于产能置换,比如此前山东十家地炼企业通过拆除已有炼化装置,将产能指标整合到了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二是有些企业淘汰炼油产能后,但并没有拆除装置,仅是进行了关闭,然后转型为化工企业。三是小炼厂从市场上彻底消失。

  徐朋认为,在目前炼化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叠加“双碳”目标,炼化行业的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将加大。但具体执行上,因为涉及各地政府的具体执行情况、市场波动等因素,应该会避免“一刀切”。

  2011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首次提出淘汰200万吨/年及以下常减压装置

  近年来,在“双碳”目标、节能降碳的历史背景下,淘汰落后产能被一再提及,在表述上也略有不同。

  2021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石化化工重点行业严格能效约束推动节能降碳行动方案(2021-2025 年) 》,提出推动200万吨/年及以下炼油装置淘汰退出;严禁新建1000万吨/年以下常减压

  去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促进炼油行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各地要依法依规推动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200万吨/年及以下常减压装置“有序淘 汰退出”;新建炼厂的常减压装置规模不得低于1000万吨/年。

  国内炼厂的集中化、大型化程度正在进一步提升。

  去年,中国总炼油能力为9.36亿吨/年,稳居世界第一;炼能增长1200万吨/年,是2017年以来的最低增量。

  上述计划》要求,2025年底全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这意味着今明两年,国内的炼油能力增长余量仅剩下6400万吨。

  据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预测,今年国内炼油能力将再次较快增长,全年净增炼油能力2500万吨/年,新增能力主要来自镇海炼化二期和山东裕龙岛石化。据金联创统计,2024-2025年两年时间将有6900万吨炼能相继投产。

  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落后产能被淘汰。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就曾表示,随着近年“减油增化”持续推进,成品油供应过剩压力有所缓解,但由于未来炼油能力继续增加,炼油能力过剩的问题仍需高度关注和认真解决。

  近年来,在经济放缓、替代能源加强等因素影响下,国内石油消费增速放缓。

  《报告》预测,2024年国内石油消费量7.64亿吨,同比增长1%;成品油消费量4亿吨,同比增长0.3%。达峰时点可能提至2025年前。此前有预测称,石油消费在2030年达峰,后又提前至2027年。

责任编辑:韦子蓉

  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光伏行业需求旺盛,并吸引了一些上市公司跨界涌入,在龙头企业大举扩张产能的背景下,光伏产业链将面临洗牌。

 <strong> 如何让民企更敢闯?容错机制是关键</strong>

  新华社北京1月17日电 经过各党派各单位各方面充分民主协商,中共中央提出了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人选建议名单。1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石泰峰就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人选的推荐提名情况和建议名单,在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作说明。

  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发地市场共有4500户商户,今年春节期间有2000家商户留守市场,并在产地增加储备,为春节全力保供。

  “我们要把招商兴业作为全面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来抓,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庆安镇镇长周扬说,庆安镇聚焦塑料制品、汽车电子、绿色建材三大主导产业实施产业链招商,发挥区位、资源等优势开展“以商招商”。目前,庆安镇累计签约重大项目33个。项目当年落地转化率位居全县第一。(完)

  他建议,在北京中轴线申遗过程中阐发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讲述由线到面的建筑群和城市生活空间与文化传承发展的故事,讲述文化遗产与中国人精神文化生活之间的关系,讲述非物质文化对城市生活的滋养,以此突出昆曲、京剧两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诞生和传承发展与中轴线之间的独特关系。

王雅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