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加强主汛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来源: 能源网
2024-06-20 08:29:44

  中新网6月18日电 据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国家文物局18日发布《关于加强主汛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要求 ,各省级文物行政部门要依托省级古建院所、文物考古研究院所组建应急响应专家预备队,及时转发国家文物局文物自然灾害每日预警预报,加强调度和指导,督促可能受灾的市县文物部门和文博单位抓紧落实应急预案,明确应对策略,备好防灾物资,会同相关部门将防灾措施做到前头,落到实处。

  《通知》强调,各级文物行政部门要重点排查古桥、古城墙、木结构建筑、石窟寺、土遗址等易受灾害影响的不可移动文物,以及开放文博单位与文物保护工程工地、考古发掘工地等场所的安全隐患,发现险情要及时采取围挡、遮盖、加固、支顶、排水等针对性措施。要特别关注此前已受灾文物及文物建筑、石窟寺内彩塑壁画的防护,控制险情发展。桥梁文物应按照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桥梁文物防灾减灾工作的意见》落实应急措施。对位于低洼位置或易受城市内涝影响的文博单位,要与市政、应急等部门提前沟通,告知设防需求,并备足水泵、沙袋、挡水闸等应急物资。

  《通知》明确,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和文博单位要加强应急值班值守,领导干部要靠前指挥,一线值守人员要坚守岗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努力将各类损失降到最低。要提前检查检测设施设备,确保通讯畅通。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启动应急响应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掌握、核实辖区内文博单位受灾情况,按照《国家文物局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管理办法》要求及时报告受灾情况,定时报送灾情统计信息及受损照片,并采取有效措施抢险救灾,妥善做好临时支护、遮护等后续保护工作,全力搜集、保存好文物构件,组织文物修缮、修复,将文物损失降到最低。

  在环境保护方面。江苏省法院深入践行“两山”理念,设立全国首家环境资源法庭,首创环境资源审判“9+1”机制,审结环资案件4.3万件。聚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审结环境污染案件1402件。贯彻长江保护法,审结相关案件814件。审理“3.07长江特大非法采砂案”,在全国首次主动跨省移交生态修复金,促进长江全流域一体化保护。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设立全国首家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馆。江苏省法院在世界环境司法大会上作专题发言,4个案例入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典型案例。

  朱雅频表示,北京市检察机关坚持依法保障企业权益和促进守法合规经营并重,以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保市场主体,建立完善合规必要性审查、第三方监督评估等配套机制,出台知识产权、税收、证券等类案合规办案指引,办理企业合规案件82件148人,涉上市企业5个、科创属性企业30个,依法对65人作出不起诉、捕后变更强制措施、提出宽缓量刑建议等处理决定,避免办了案子、垮了企业、失了就业,推动“法治元素”成为企业“发展要素”。

  1月10日,“徽文化·大地艺术季”在黄山市歙县热闹上演,披红挂彩的古城墙、精彩的民俗、热闹的特色农产品展销、独具魅力的徽派盆景艺术展吸引了5万名游客赶赴现场,品味徽文化的魅力。

  (四)违纪党员所在的基层党组织无法正常履行职责、不正确履行职责或者其负责人同违纪问题有关联的;

  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活动,石家庄铁路公安处号召广大一线民警走近旅客群众身边,让执勤民警成为“流动报警点”,快速高效为旅客排忧解难,切实提高旅客安全感、满意度。

  近年来,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甘肃变“风光”资源优势为产业发展动能,电力外送通道加速规划落地、“东数西算”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推动“西电东送”“东数西算”产业迈上新台阶。

刘石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