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AMD的新品 发现只有他才爱我们臭打游戏的

来源: 南方周末
2024-06-04 09:35:53

管家 顾美玲「たぶん僕は君のことをまだ本当には理解してないんだと思う」と僕は言った。「僕は頭の良い人間じゃないしc物事を理解するのに時間がかかる。でももし時間さえあれば僕は君のことをきちんと理解するしcそうなれば僕は世界中の誰よりもきちんと理解できると思う」  研讨班学员表示,深入思考6组重大关系中所蕴含的辩证统一,并将其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的行动指南。X9Ewu-eeb3K1uB7u5WiDk4-看完AMD的新品 发现只有他才爱我们臭打游戏的

最近几天对于硬件爱好者来说应该还是挺重要的,因为全世界最大的电脑展之一—— COMPUTEX 台北电脑展正式拉开了序幕。

COMPUTEX 的参展品牌和产品不仅琳琅满目,更重要的是,那些全球顶级的处理器都会在这里公布全新一代产品。

 比如 AMD 这次,也一口气带来了三碗猛料。

先是超前公布了采用 Zen 5 架构的新一代桌面级 PC 处理器 Ryzen 9000 系列,这可是一次桌面级处理器正儿八经的换代。

而且还没忘了我们这群还在用上一代老主板的用户,专门给上一代旧主板更新了两块新处理器。。。

并且也拥抱上了 AI 热潮,公布了一款集成 CPU 、 GPU 、 NPU 三个核心的 “ 第三代 AI PC 处理器 ” ,在 PPT 里拳打高通脚踢苹果。

根据 AMD 的说法,这次的 AI 300 系列处理器在保留 AMD 已有处理器的优点之上,又特化了 AI 性能,算力可以达到 50 TOPS ,超越了目前一众友商。

所以这篇文章呢,托尼就来带大家简单聊聊 AMD 的这批新品,看看有哪些是你感兴趣的,又有哪些产品是比较有意思的。

咱们直接聊最重磅的 9000 系列处理器,要知道这个系列直接关系着咱们这帮臭打游戏的以后用什么处理器。

 令人放心的是,苏妈上来就表示我们超爱游戏,无论是索尼微软的主机,还是玩家们的 PC 台式机,或者是 Steam Deck 掌机,玩家们用的都是咱 AMD 的技术。

而在发布会上, AMD 也不装了,直接表示 9000 系列就是世界上最快的消费级处理器。。。

9000 系列的规格方面也确实不差,比如用上了最新的 Zen 5 架构,基于 AM5 平台,支持 PCIe 5.0 和 DDR5 等等。

不过乍一看,其中最顶级的 Ryzen 9 9950X 处理器参数和上一代 7950X 似乎没啥变化,依旧是 16 核心 32 线程,最高频率 5.7GHz ,二级三级缓存总容量 80MB 。

 这时 AMD 说了,咱不看广告看疗效,直接拿隔壁英特尔最新最顶级的 i9 14900K 做个对比不就行了?

当然,在自家主场, AMD 毫无疑问碾压了对手,我光是测个 DOTA 2 表现都能比你高 17% ,生产力工具 Blender 更是拉开了 56% 的差距。。。

目前发布会上公布了 Ryzen 5 9600X 、 Ryzen 7 9700X 、 Ryzen 9 9900X 和 9950X 四款处理器,其中 9700X 和 9600X 和上一代相比频率都略微增加,但是功耗却从 105W 降到了 65W ,这波确实可喜可贺。

这几款 Zen 5 架构的处理器预计下个月就会上市,现在想要装机的差 友们,懂我意思吧?

为了跟上配套,一同公布的还有 X870 和 X870E 系列主板,这一代主板全部支持 USB 4.0 ,传输速度人均暴涨。

之所以专门提到主板这东西,是因为从上一代 7000 系列开始, AMD 都采用了新的 AM5 主板平台,跟再之前的处理器是不兼容的。

所以这一代顺便公布几个新主板,丰富一下产品线也是挺有必要的事情。

有一说一, AMD 处理器主板的口碑在玩家这边非常好,主打的就是一个寿命巨长——上一代的 AMD AM4 主板能够一路从锐龙 3000 系列用到锐龙 5000 系列。。。

 对比隔壁 “ 一代板、一代 U” 的操作,简直就是 DIY 党心目中的白月光。

结果这次,这个白月光又升级了——是的, AMD 还在发布会上插空给我们这帮旧主板用户发布了两款 5000 系列的处理器。。。

5800XT 和 5900XT 。

这两款处理器并非基于最新的 Zen 5 架构,依旧是 Zen 3 架构打造,大家可以把它们看成是 5800X 和 5900X 的加强版。

其中 5800XT 各方面参数跟 5800X 都差不多,只是频率略微高了一点。

由于托尼自己用的就是 5800X 这颗处理器,所以对于它的性能我是完全不担心的。

 但是这个 5900XT 就比较离谱了,它很多参数都比 5900X 要高一档,像是 16 核心 32 线程和 72MB 的二三级缓存,几乎就是奔着最顶级的 5950X 去的,只不过频率和 5900X 相同。

官方表示, 5900XT 比英特尔 i7 13700K 的游戏表现,还要再好一点。

虽然对比的是英特尔的上一代处理器,但本质上 5900XT 也是基于 AMD 上一代的架构打造的,所以这么比也还算公平。

不过至于这俩 “ 炒冷饭 ” 处理器香不香嘛,最终还是得看价格。。。

 但该说不说,苏妈这波确实格局打开,不仅没有忘记老平台的玩家,甚至还专门推出旧平台的新处理器,我哭死。。。

最后呢,就是目前各大科技大厂都在押宝的 AI PC 了, AMD 表示 AI 也是自家的重中之重。

而为了让 AMD 在 AI 大战中继续稳固,苏妈这次直接把 AI 系列单独拎出来,推出了 AI 300 系列处理器。

它同样基于最新的 Zen 5 架构,还同时由 XDNA 2 架构的 NPU 和 RDNA 3.5 架构的 GPU 构成,属于是 AMD 最新的集大成之作。

作为第三代 Ryzen AI 处理器, AMD 还是往里面塞了不少东西的,比如这颗 AI 9 HX 370 处理器,它的 NPU 算力有 50 TOPS 。。。

这是个什么概念?哪怕是苹果最新的 M4 和高通最新的骁龙 Elite X 处理器,还是英特尔基于 Lunar Lake 架构的下一代处理器, NPU 算力都不如它。

对了,还记得最近两年让轻薄本的性能有了飞跃的 780M 核显吗?很多搭载 AMD 处理器的轻薄本,都得益于这颗核显,让轻薄本打游戏从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而这次的 AI 处理器,核显已经从 780M 更新成了 880M 和 890M 。

如果不出意外,性能必然会有所提升的 890M 核显,哪怕只是高一点,那么它就很有机会成为下一代 AI PC 的香饽饽。

除了核显更新,它的功耗其实也值得注意。

比如目前市面上主流的 AMD 移动端处理器 8845H 默认功耗是 45W ,而 AI 9 HX 370 的频率没有增加,功耗却降到了 28W 。

这一点就和这次发布的桌面级处理器对应上了,它们的功耗都比上一代低了不少,

但降低功耗这事儿,对于移动端来说可能要更加重要。

哪怕你不在乎AI 表现,但更好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不也正是用户最在意的吗?

如果这次不只是单纯改名字套娃的话,那么托尼已经开始期待下一代轻薄本,甚至是游戏掌机的体验有多好了。。。

 但是咱们这个产品的名字啊,属实是有点太难记了,你自己听听 AMD Ryzen AI 9 HX 370 ,这谁能记住啊。。。

不过说回这个 AI 处理器,大家不觉得这个走向有点类似 AMD 的另外一个产品线——APU 了吗?

APU 是 AMD 自己搞出来的东西,简单来讲就是 CPU 和 GPU 合二为一了,而且这个系列其实一直都有更新,比如今年一月份亮相的 8000G 系列 APU 。

而其中的 8700G APU ,它用的显卡正是现在轻薄本阵营里面好评如潮的 780M !

所以回过头来想,现在的AI PC 处理器,不正是一个 AI 加强版的 APU 吗?

 不光托尼这么想,网上有些报道的标题,干脆就直接把这次的新品叫做 APU 了。。。

反正不管你叫什么 U ,只要能让消费者的 PC 体验更好,你想叫啥我们都没意见。。。

不出意外的话,搭载这批处理器的新款笔记本电脑也会在下个月发布,过段时间打算买电脑的差友们也可以等等看。

总得来看,这次 AMD 还是让托尼小兴奋了一下的,无论是桌面级处理器还是移动端 AI PC 都在疯狂输出,甚至还不忘照顾一下老用户。

而 AMD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好好准备接下来的新品发布会,到时候就会公布具体的参数和性能表现,以及最关键的价格如何了。

毕竟 PPT 上的东西肯定是振奋人心的,具体疗效如何,我们还得结合正式售价,再上手看一看 ~ 

责任编辑:随心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中方祝贺柬埔寨2022年在“东盟行动:共同应对挑战”主题下成功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赞赏柬方为实现地区和更大范围的长治久安和发展繁荣发挥的积极作用。双方重申践行开放的区域主义,携手共建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五大家园”,深化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同意加强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推动建设更为紧密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

  “正月还没过完,水稻种子就已经出芽了,还整整齐齐一般高。”兴湘村村民看着一盘盘秧盘上已经有一厘米左右高的秧苗欣喜又惊奇。

  1月16日,新城控股与厦门轨道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携手合作的“地铁1号线杏锦商业”签约仪式举行,当时曲德君出席了签约仪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