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海峡论坛)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Citywalk成港青新潮流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4-06-17 09:46:44

  中新社厦门6月14日电 题: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Citywalk成港青新潮流

  中新社 记者 龙敏

  “自深(圳)(香)港两地全面恢复通关以来,香港就兴起了一股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Citywalk(城市漫步)的新潮流。”

  在14日于厦门举行的第二十二届海峡青年论坛上,香港青年梁毓伟从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出发,为现场两岸青年道出了自己对大湾区脉动的真切感受。

  梁毓伟告诉中新社记者,不少香港青年一到周末就到大湾区内地城市,这个星期到深圳KTV、吃酸菜鱼,那个星期就到东莞逛文创、喝奶茶。“刷香港社交媒体,你会发现大多是在分享大湾区内地城市衣食住行的最新打卡点。”

  “不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业、就业、创业上,港澳青年已经和大湾区内地城市形成了有效衔接。”梁毓伟进一步解释道,以职业发展为例,仅大湾区青年就业、创业资助计划,香港每年就有一千多名青年和一百多个创业团队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

  梁毓伟注意到,受益于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便利,选择与大湾区内地城市青年共结连理的香港青年越来越多。

  大湾区更是港澳青年实现更好发展的大舞台。一名香港青年将香港的“迷你仓”共享仓库概念引入广州,使之成为当地热门的新兴服务,目前已经有70多家分店。梁毓伟以此为例指出,越来越多香港新生代创业者嗅到商机,依托大湾区丰富的资源与广阔的市场,抓住“风口”乘势而上。

  梁毓伟表示,“双向奔赴”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常态。大湾区内地城市青年跨境消费、上学、工作的情况愈来愈多,对香港的贡献也愈来愈大。“香港希望吸引更多大湾区内地城市青年来港学习、发展,促进大湾区人才流动。”

  去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已从2018年的10.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增至超过14万亿元。梁毓伟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高质量发展潜力和动能不断释放,成功打造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新合作模式,充分展现出“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和勃勃生机。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势不可挡。”梁毓伟认为,香港与大湾区内地城市可在科研、数字基建上取长补短,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创产业链,为大湾区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带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助力。“青年也可透过这些优势,在更广大的舞台上实现梦想,挥洒青春。”(完)

  但前述疾控人士透露,由于短期内需要居家隔离的人数太多,社区很难有精力对所有的家庭环境进行评估,再分类处置,“据我了解,目前居家隔离的人在物资这块大多是自力更生,很多家庭成员在隔离期并不避讳。”

  11月21日0-24时,我市新增9例无症状感染者(镜湖区4例,其中3例隔离点检出、1例重点人群检出;弋江区2例,1例隔离点检出,1例重点人群检出;鸠江区2例,隔离点检出;无为市1例,外省返回人员落地检出)。

  学艺先学德,做戏先做人。在高收入、无数的掌声与鲜花背后,“流量”们更应以身作则,只有发自内心敬畏法律,敬畏工作,敬畏观众,演艺事业才能一帆风顺。

  但好产量并没有带来好销路,因疫情因素、市场消费量下降等原因,萝卜集中上市后遭遇滞销,曹先生和当地其他菜农一样,即使价格低点,也盼望能尽快销售出去。

  另一方面,国家疾控局副局长沈洪兵在17日发布会上指出,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进行常态化核酸检测时,只需要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目前,两名出舱航天员已完成安装脚限位器和舱外工作台等工作,后续将在小机械臂的支持下,进行问天实验舱扩展泵组安装、问天实验舱全景相机抬升等作业,并开展舱外自主转移应急返回能力验证。其间,航天员蔡旭哲在核心舱内配合支持两名出舱航天员开展舱外操作。

毛冠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