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全社会形成节约用水意识——中国首部节水行政法规来了

来源: 房天下
2024-05-30 20:53:09

  珍惜水资源、提倡节约用水,这一社会呼吁将转化为制度规范。日前,国务院公布《节约用水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中国首部节约用水行政法规,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我国是严重缺水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5%,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生态环境安全面临较大调整。”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院体改所循环经济研究室主任张德元说,面对严峻的水资源短缺形势,着力解决用水粗放、浪费严重等问题,构建完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机制尤为关键。

  促进节约用水,要先划定用水“红线”。张德元介绍,长期以来,由于用水管理不到位,各地和各类用水主体在用水时存在随意用水、不合理抢占水资源等粗放式用水问题,甚至西北干旱地区都出现了违规建设“景观湖”等问题,给全社会用水安全带来威胁。针对用水总量控制,《条例》明确,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用水定额、经济技术条件以及水量分配方案、地下水控制指标等确定的可供本行政区域使用的水量,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年度用水计划。

  “《条例》抓住用水产品这个‘牛鼻子’,提出实行水效标识管理制度并开展节水产品认证,让老百姓能清楚地了解所购产品的节水效果,践行绿色生活理念。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健全节水标准体系,制定发布高耗水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名录,明确了广大消费者和相关用水主体节约用水的‘下限’。”张德元说。

  判断用水多与少,要以明确的用水计量为参考。长期以来,各地无计量粗放用水的现象还大量存在,有些农村地区农业灌溉计量用水普及率偏低,“用水多少一个样”严重制约了用水主体的节水积极性和参与度。对此,《条例》明确规定,用水应当计量。对不同水源、不同用途的水应当分别计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农业灌溉用水计量设施建设。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地下水超采地区应当限期建设农业灌溉用水计量设施。农业灌溉用水暂不具备计量条件的,可以采用以电折水等间接方式进行计量。

  针对用水多少的价格机制也将逐步成形。《条例》提出,用水实行计量收费。国家建立促进节水的水价体系,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水资源状况、用水定额、供水成本、用水户承受能力和节水要求等相适应的水价形成机制。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和具备条件的农村居民生 活用水实行阶梯水价,非居民用水实行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农业水价应当依法统筹供水成本、水资源稀缺程度和农业用水户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制定,原则上不低于工程运行维护成本。再生水、海水淡化水的水价在地方人民政府统筹协调下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客户有一整套产品结构,他们常常把价格敏感的、简单的、数量较大的产品放到越南,把相对复杂的、对服务和开发要求较高的产品放到中国来做。如果对时效要求更高、更急,他也可能放在土耳其去做。”时装高端市场的客群十分狭窄,在董青看来,这样的行业背景下,中国供应商与世界各地的工厂并非简单的竞争和替代关系,大家都是遍布全球的产业链条中的一环,如何利用比较优势稳固自己在链条中的位置,绝非一日之功。

  2015年以后,九次方密集地在贵州、广东、云南、福建、内蒙古、新疆等80多个地方与国资合资成立政府大数据应用、政府数据资产运营及管理公司,并在北京、南京、深圳等地区设立了6个研发基地。

  财政决算的报告中关于债务的表述, 2018年为“纠正过度举债搞建设”,到了2020年则转变为 “债务化解难度进一步加大” 。2018年遵义财政决算的报告称,要督促各级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发展观,纠正过度举债搞建设、负债保增长和脱离实际搞“花架子”的做法。2019年的报告称,政府债务规模庞大,融资政策收紧,风险防控压力积聚,要“精准措施抓化债”,督促指导各地各部门成立专班,紧盯到期债务时间节点,逐一细化方案化解债务风险。2020年报告称,政府债务规模居高不下,债务化解难度进一步加大,风险隐患持续加深。2021年,市县两级按照“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化债务防风险”的支出顺序强化预算执行后,基本已无可统筹使用财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新冠疫情防控、污染防治等多项刚性增支因素集聚,财政收支矛盾异常突出,将处于更加紧平衡的状态。

  前不久披露的美国智库的兵棋推演,结果是把台湾岛变成一片废墟。如果你以为这些不过是那家智库的一家之言,那就错了。近几年,特别是去年以来的很多信息显示,美国政府真的是在做如此阴险的打算。16日,岛内舆论就炸锅了,因为美国的一项对台军售,计划把台湾岛变成“地雷岛”。

  做电器代工的伊塔科技也直观感受了疫情带来的疏离感。疫情以前,何兴茂每年要往日本跑四五趟。三年不见客户,最直观的感受是新产品和新项目的推进变得非常困难。过去日本客户频繁到中国出差,重要事项和细节,两三天就能确定好。但疫情以后,确认一个细节,就得寄一次快递,寄快递耗时一个星期,客户反馈过来,又是一个星期。“改好以后,你做资料给他,他确认好我们再做样品,做好样品再寄,又是一个星期。”对这样的反复确认,何兴茂极为苦恼,影响营收还在其次,一旦上新节奏被打乱,错过销售节点,会给客户造成巨大损失,之前积累的信任关系也会受到极大的损耗。

  中美数据跨境问题也有所缓和,在滴滴被罚款后,2022年8月26日,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与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签署了中美审计监管合作协议,允许美国监管机构对于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审计机构进行检查和调查,包括审查上市公司的审计底稿。许可认为,这意味着中美两国就赴美上市中的数据跨境问题已经有了基本共识。

邓柏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